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秦州>>正文
【奉獻秦州 引領風尚】秦州文明家庭系列展示之一(圖)
(2018/1/24 16:15:29)  來源:秦州區外宣辦  打印本頁

  俗話說,幸福的家庭是一樣的。在秦州區,有這么一個平凡而又普通的群體,她們通過各自的努力,以不同的方式,在自己清貧的生活中,以實際行動詮釋著大愛無言、婆媳和睦、家庭和美的家庭氛圍,進而讓這種幸福、文明的家庭氛圍成為秦州區在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的一種標簽,成為眾人學習的榜樣和示范(記者馬海林辛磊)

大愛無私婆媳情深

——記秦州區天水郡街道皂郊路社區呂三娃家庭

 

(呂三娃在照顧兒媳)

  婆媳關系自古以來是最復雜的。可對于70多歲老人呂三娃和兒媳吳毓琴來說,婆媳關系卻意味著8年來的生死相伴——兒媳身患類風濕8年,癱瘓在床4年,全靠婆婆無微不至地照顧,才將兒媳從死神手里搶回來。如果說好兒媳照顧婆婆,是一種孝心。那么好婆婆照顧兒媳,就是出于無私的大愛。

  來到呂三娃家時,只見她如往常一樣正認真地為兒媳婦做按摩。在吳毓琴看來,婆婆就像我的親媽,沒有她,我都不知道自己會怎么樣。

  吳毓琴今年44歲,和丈夫自由戀愛結婚,她關愛丈夫,孝敬老人,是左鄰右舍稱贊的好兒媳。婚后的生活雖然不富裕但還算甜蜜幸福。2007年年底,她突然倒地不起,到醫院檢查被告知患有類風濕需要住院治療。一家人得知這樣的消息后,生活跌到了深谷,這個原本幸福、平靜的小家庭一下子被攪亂了。

  后來由于病情的加重,吳毓琴出現全身僵直感,行動不便,而后便慢慢沒有知覺,癱瘓在床,生活完全由婆婆照顧。從此,婆婆呂三娃就更忙了,她必須得每天六點起床,給兒媳煮藥,準備早餐,親手將早餐一勺一勺地喂給兒媳吃。癱瘓在床前期,為避免生褥瘡,婆婆呂三娃每隔一個小時就給她翻一次身,做一個小時的全身按摩,通過拉伸四肢,防止兒媳因癱瘓而肌肉萎縮,每天為她擦一次澡。說實話,要是沒有婆婆的照顧,我早就活不下去了,她就是我的親媽。吳毓琴哭著說。

  呂三娃如今也70多歲了。她經常說:不知道能把兒媳照顧到什么時候,不過只要有我一口吃的就不會餓著她。老人肯定地說。吳毓琴也深道自己很幸運,遇到了這么好的一個婆婆。不知情的人都以為她們是一對親母女,而不是婆婆和媳婦。

尊老愛幼家庭和美

——記秦州區石馬坪街道南一社區王彩花家庭

 

(左一為王彩花)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秦州區石馬坪街道南一社區工作人員王彩花,丈夫常年在外打工,一走就是十幾年,她用羸弱的肩膀撐起一個家,既要務農活,又要照顧年邁的公婆和年幼的孩子;哥哥去世后,她又挑起照料三個侄兒的重任,還把妹妹的兩個殘疾孩子接到身邊讀書。在丈夫眼里,她是好妻子;在公婆眼里,她是好兒媳;在親友眼里,她是好姐姐、好姑媽。

  1989年,20歲的王彩花與中學同學閆建書結了婚。婚后兩年,丈夫去了新疆打工,那時第一個孩子才一歲。公公患有哮喘,婆婆也年逾六旬,生活的重擔就這樣落在了她的肩上。王彩花想,公公婆婆拉扯兒女吃了一輩子苦,照顧好老人,使他們安享晚年是她當兒媳的責任。為此,她默默地攬過地里的農活,盡量讓老人不去操心動手。常常,白天在地里干完繁重的農活,晚上回來還要為一家老少縫補拆洗,但她從不抱怨。兩位老人被她拾掇得利利索索,村里人見了常常羨慕地說:"你們是村里穿得最新的老人。"每每聽到這樣的夸贊,兩位老人的心里都甜滋滋的。

  1990年的一天,娘家突然傳來噩耗,哥哥在務農時不慎農藥中毒撒手人寰。緊緊相隔兩天,父親因為心情悲痛,在放牛時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在她趕到時人已經不行了,瞬間失去了兩位至親的人,王彩花悲痛欲絕。可看到留下的三個孤苦無依的孩子,王彩花抹干眼淚,責無旁貸地擔負起了照顧三個侄子的責任;2006年,王彩花回家探親,看到妹妹兩個患有先天性聾啞癥的孩子10歲了還未上學,她心酸不已,便將兩個外甥接到自己家中,通過聯系,讓孩子上了市特殊教育學校。

  王彩花以自己平凡而實際的行動彰顯了中華民族的孝道美德,譜寫了巾幗女兒孝老愛親的動人樂章。

身體力行孝老愛親

——記秦州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鄭麗珠家庭

 

(鄭麗珠全家福)

  鄭麗珠是秦州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一名基層干部。父母親辛苦了一輩子,孝敬老人、贍養父母是為人子女最起碼的標準,人人都要有一顆孝敬父母的心。孝順不僅僅要記在心里,更要落實在行動上。這是鄭麗珠對家人常說的一句話。

  鄭麗珠和父母住在一個小區,每天晚上,她都要陪父母吃過晚飯,收拾好屋子,打好洗腳水,鋪好床,將一杯熱騰騰的水放在床頭,才領著孩子回自己的家里。

  有一年,父親生病,在父親住院期間,她陪在病床前一夜又一夜未眠,為父親擦洗身體、按摩放松,洗臉洗腳、端湯喂飯、開導聊天、倒大小便,這些繁瑣而又必須做的日常護理工作,她總是親力親為,任勞任怨。

  作為兒媳,面對公婆,不能心生親疏之感,只有象對待自己的父母一樣,真誠相待,成為公婆生活中的貼心人,才能化解生活中的不如意,換來家和萬事興的好日子。"婆婆常年腰椎疼,腿也不好,生活極不方便。有心的鄭麗珠,偶爾從同事處聽到西安有一位民間醫生,看腰椎間盤突出很有效果,便每個星期購買周五晚上去西安的火車票,陪著婆婆去了西安看病,經過兩個多月的折騰,老人走路輕快了,生活中的歡聲笑語也多了。

  孝老愛親的優良傳統需要延續和繼承,愛心、孝心是每個人應該具備的責任和品質。"鄭麗珠在自己孝老愛親的踐行中,也為傳承這種美德樹立了標尺

盡孝盡責大愛無言

——記秦州區皂郊鎮賈家寺村董紅紅家庭

 

(董紅紅在照顧婆婆)

  百善孝為先。

  董紅紅,女,現年41歲,是秦州區皂郊鎮賈家寺村一名極其普通的婦女。在村里她是一位出了名的好兒媳,好母親。在丈夫去世十二年的時間里。她毅然決然地擔起了整個家的重擔,無微不至的照顧老人,與兄弟姊妹鄰里之間和睦相處,十多年來如一日,用愛心呵護每一個家庭成員,用真心營造了一個溫馨、和諧、幸福的家庭。

  大多數人都認為婆媳關系是天底下最難處理的,尤其是董紅紅的丈夫去世十多年,然而她和婆婆的感情卻沒有因此受到影響,婆婆一直視她如己出,沒把她當作兒媳看待,有些話寧愿說給她也不愿意告訴自己的女兒。

  就在今年,婆婆不小心摔了一跤,右腿骨折,需住院治療,她扔下工作在醫院照顧婆婆,幫婆婆擦身翻背、洗臉、洗腳、洗衣服剪指甲、端屎端尿。住在一個病房的李大姐說:大娘,您女兒真孝順啊,年紀輕輕卻什么都愿意做。婆婆高興的說:"這是我兒媳婦"!老人家出院后,她在家里繼續請假照顧婆婆。

  生活的壓力讓她老得比同齡人都快,10多年間,她從來沒有任何怨言,而是把全身心的愛傾注在了這個家,用瘦小的身軀筑起了一個溫暖的港灣。身教勝于言教,在她的影響感染下,兒子十分尊重孝敬奶奶,無論吃什么都先給長輩吃……尊老愛幼成了這個家的家風,代代相傳,根深蒂固。

傳承美德孝敬公婆

——記秦州區大城街道向陽社區孫淑英家庭

 

(孫淑英家庭)

  孝親敬老是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家住秦州區皇城路省149地質勘察隊家屬區的孫淑英就是一位有著這一美德的傳統女性,她數十年如一日侍奉生病的公公婆婆的事在社區里傳為佳話。

  1982年,孫淑英與在省149地質勘察隊工作的陳姓小伙子經過1年多的戀愛,即將步入婚姻的殿堂。正當兩家歡歡喜喜地為二人籌備婚禮時,陳家卻傳來一個不幸的消息:陳母睡覺時不小心跌下床,摔成半身不遂。面對這一突發狀況,孫淑英堅定地選擇與男友一起照顧癱瘓在床的婆婆。

  婚后,孫淑英擔起了兒媳的責任,精心照顧癱瘓在床的婆婆。給老人梳頭、喂飯、擦身、伺候大小便,八年如一日,直到1990年婆婆去世。

  199810月份,一向健康的老公公突然發病住院,為防止老人被痰液堵住氣管,愛人小陳就用嘴幫老人吸痰;老人大便不通,孫淑英和愛人找來針管注入肥皂水幫老人通便。就這樣,經過了10個月的精心照料,原來臥床不起的老公公病情大有起色。如今,9年過去了,已96歲高齡的老人不但病情沒復發,而且身體一天天硬朗起來。為此,老人常常自豪地對左鄰右舍說:我的這9年壽命,是兒子兒媳給我的。

  孫淑英對公公婆婆的的孝順贏得了丈夫的敬愛,夫妻異常恩愛;而他們的一言一行也深深影響了兒子。大學畢業的兒子在家孝敬長輩,在外彬彬有禮,人見人夸,這讓孫淑英感到很欣慰。

 

攝影相關圖片
雪后初霽天水湖,分外妖嬈! 雪后初霽凈土寺,分外妖嬈! 雪后初霽仙人湖,分外妖嬈! 一場大雪,讓天水穿越到了2700年 天水人因為2018年的第一場雪耍美 天水迎來2018年的第一場雪(圖) 震撼航拍:這樣的安徽第一次看到 雪原鹿影(圖) 大熊貓盡享冬日暖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