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廣播電視臺2月5日訊(記者楊旭 趙雅琪 編輯王利花)“趕大集、買年貨、過大年”,一直是農村老百姓一年之中最樂呵的事情。隨著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秦州區農村集市開始熱鬧起來,鄉親們把年貨紛紛搬回家。

農歷臘月的早上十點多,氣溫還比較低,但是在太京鎮年集市場,前來置辦年貨的鄉親們已經紛涌而至。記者在現場看到,集市上鄉親們在爭相購買衣服、蔬菜、水果、肉類及日常生活用品。
農村的趕集不是每天都有,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或者單雙日等,每個鎮都有自己固定的集市日,太京鎮甸子村逢集時間是二五八日。集市上,記者看到,春聯、豬肉、時蔬干貨、服裝鞋帽等,小攤上老百姓需要的年貨應有盡有。出售大肉的太京鎮村民緱寶軍樂得合不攏嘴,開集兩個多小時,他昨天宰的6頭豬已經賣掉了5頭。

集市上,賣絹花、對聯、燈籠、福字、年畫等飾品的攤點上人頭攢頓,賣絹花的楊雄偉告訴記者,現在雖然在商店或者網上買東西很方便,但鄉親們還是喜歡熱鬧的集市,每到臘月,外面的人都回家過年了,集市就越來越熱鬧,趕大集已經成為鄉親們的一種習俗。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鄉里的“土營生”更受鄉親們歡迎,“每到臨近過年的這幾個年集,生意就格外火爆,一天能賣二百多斤醋”,釀醋的李阿姨樂呵呵的告訴記者。
臘月的年集,透出濃濃的年味兒,寄寓著我們不變的鄉愁。盡管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生活節奏的加快,趕年集在一些城市漸漸地失去了原有的韻味,但在廣大的農村地區,已延續數千年的春節文化仍彰顯著它的強大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