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區外宣辦3月31日訊(辛恬)“人均兩畝園,收入上萬元”。華岐鎮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統攬農業農村工作全局,緊緊圍繞“建設秦州區西南片區林果大鎮”這一目標,不斷深化實施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全鎮已初步形成了海池萬畝蘋果、東西溝萬畝核桃、萬畝油用牡丹種植、羅成林牧循環農業示范園、立體間作種植示范園等八大富民產業基地。

今年來,華岐鎮立足鎮情村情戶情,繼續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做大做強做優林果產業,通過合作社土地流轉栽植、幫扶貧困戶栽植、群眾自發栽植等方式,以中、東片果樹建園點為示范,輻射帶動全鎮24村8個專業合作社計劃建園10823畝,其中:非貧困戶建園5338畝,貧困戶建園3731畝,土地流轉建園1754畝;計劃栽植蘋果1583畝,櫻桃97畝,核桃311畝,花椒8832畝。目前,全鎮已完成建園面積7881畝。

在建園思路上注重“五個轉變”
隨著農業供給側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產業助推精準脫貧的新要求,今年以來,華岐鎮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全鎮林果產業“五個轉變”發展思路,即果樹建園“從注重擴大建園面積向提升建園質量轉變;從注重點上建園向以點帶面、連接成片轉變;從注重短期效果向長期增產增質轉變;從注重大戶、合作社引領示范向發動群眾自建轉變;從注重單一品種、傳統種植向多品種、多樣化種植轉變”。

在建園技術上注重“科學栽植”
為全面提高群眾花椒栽植技能,增強群眾產業脫貧致富的意識和信心,鎮黨委、政府專門組織鎮村干部代表、果農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代表一行30余人赴秦安縣中山鎮考察學習花椒栽培管理技術和花椒產業發展情況,通過學習,群眾花椒栽植技術得到了保障,干部群眾產業脫貧的意識和信心進一步增強。目前,鎮政府利用微信群、QQ群、村級廣播、技術員深入田間地頭等多種形式,從挖坑、栽植、定桿、澆水、追肥等方面,對果農采取“跟蹤式、保姆式”技術培訓指導,確保今年果樹建園苗木成活率達到95%以上。

在建園質量上注重“提質增效”
由于今年春季氣溫回暖較快,為加快建園進度,提高建園質量,華岐鎮“早部署、早規劃、早動員”,積極動員村干部、技術員、貧困戶對接幫扶人、貧困戶參與果樹建園工作,發動一切力量全面掀起果樹建園熱潮。同時,在栽植上嚴把“四關”即“嚴把整地關,挖坑要深,不整地不栽植;嚴把苗木關,調苗要快,苗木不合格不栽植;嚴把栽植關,栽植要快,不沾漿不栽植;嚴把撫育關,管理要細,不澆水不過關”。

在建園規模上注重“點面帶動”
今年該鎮果樹建園主要以農戶自建為主,堅持“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示范帶動、整體推進”的原則,全力抓好新建園建設任務落實,確定以片為單位,建一個標準化示范園建設基地,由一個領導班子成員包抓,形成一個樣板示范,帶動群眾栽植質量上水平、管理水平上檔次,進一步增強產業帶動、集聚水平和輻射能力。

(華岐鎮果園建設取得新突破)
(天水在線編輯:付麗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