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區外宣辦8月7日訊(趙鋒)6日,市委常委、區委書記雷鳴帶領區委辦、農工部、扶貧辦、發改、農業、文廣、旅游、國土、秦州農村合作銀行等單位負責人,先后深入到汪川、楊家寺、秦嶺、藉口、關子、中梁等鎮,就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建設、農業產業培育等重點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調研。

雷鳴先后深入到汪川鎮汪川新村易地搬遷點,楊家寺鄉村旅游服務中心、土煤新村易地搬遷點,秦嶺鎮梁家門村田園綜合體、石家河易地搬遷點,藉口鎮藉盛田園綜合體,關子鎮關子新村易地搬遷點,中梁鎮馬周村西部色彩田園綜合體、楊家山易地搬遷點等地,通過實地查看、聽取匯報、座談交流等方式,就各鎮特色小鎮建設、田園綜合體建設、脫貧攻堅、農業產業培育等重點工作進行督查調研,并協調解決產業發展中存在的融資困難問題。

雷鳴指出,各鎮緊密結合易地扶貧搬遷,在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建設方面,探索出了一些符合實際、具有不同特色的推進模式,比學趕超的勢頭非常好。下一步就是要繼續深挖細研、出準吃透政策,打破慣性思維、路徑依賴和體制束縛,統籌運用好易地搬遷、美麗鄉村、新農村建設成果,抬高標尺,高點定位,抓升級、抓提升、抓融合,打造升級版。

雷鳴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攻堅精準扶貧的突破口就是產業扶貧,各鎮要在“特”字上下功夫,“農”字上做文章,“樂”字上求突破,注重挖掘文化旅游、醫療康養等潛力,積極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發揮設施農業優勢,堅持片帶式開發,整流域推進,持續做大規模,做強產業,培育新的產業基地。深入挖掘古村古鎮、山水生態、民俗文化等要素,積極構建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產業體系。運用好“三變”改革這個總抓手,在“三變”+種植、“三變”+養殖、“三變”+田園綜合體、“三變”+升級版農家樂等機制模式中,大膽探索,創新實踐,找準符合各自實際的發展模式,激活產業發展動力活力。堅持“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立足鎮情實際,確定各自的首位產業,找準特色,凸顯特色,放大特色,持續用力做大做強。

雷鳴強調,各鎮在抓富民產業培育中,要加大精準招商引資力度,把熱愛農村、資金雄厚、產業發展前景好的企業引進來,按照政府引導、企業參與、市場化運作的要求,大力支持村級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參與開發建設;要堅持資金跟著項目走,項目跟著產業走,服務跟著發展走,持續改進工作作風,不斷優化發展環境,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在抓易地扶貧搬遷入住中,要建立“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鎮”制度,確保貸款資金貸得出、用得好、還得上;要規范入住程序,建立“戶報村評鎮審”機制,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做到公開公正透明。要及早動手做好“大查大比”準備工作,趕進度、提質量、擴規模,拿出特色亮點,爭取取得好的成績和名次。要密切監視汛期期間天氣變化,把各項防汛工作落到實處,確保安全度汛,對7月份強降雨損毀的基礎設施,要加快恢復重建進度。

雷鳴強調,發改與各鎮要加強和秦州農村合作銀行的協調聯系,盡快舉行貸款授信儀式,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加強和農戶對接,在一周之內主動落實好貸款資金。農工部要做好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推薦工作,評定信用等級,做好產業扶持資金貸款。國土、住建部門要加快村鎮規劃局建設進度,盡快開展工作,制定鄉鎮發展的土地規劃圖。農業部門要做好全區農業產業發展的整體規劃,提出各鎮主導產業發展方向,推動全區農業產業特色化、品牌化、集約化。扶貧辦要抓好“一戶一策”的動態管理及省市反饋問題的整改落實,抓好11個專責工作組要與各鎮對接,落實相關政策。文廣、旅游部門要盡快制定全區文旅融合的實施意見,進一步理順景區景點管理體制。
區領導喬振華、王永剛一同參加調研。

(天水在線編輯:呂婉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