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區外宣辦8月9日訊(劉可)7日,市文明辦主任張秀麗一行對秦州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進行了督查調研。秦州區委常委、宣傳部長曹亞玲一同督查。

督察組一行先后來到城區各主要路段、街區廣場、社區公園和部分街道社區、居民小區,從環境衛生治理、文明出行倡導、基礎設施提升,以及創建責任落實等方面對秦州區創建工作進行了全面督查。

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啟動以來,秦州區從加強宣傳引導,提升城市形象,突出價值引領,培育文明新風,推進群眾性創建活動,深化群眾性文化活動六個方面協同發力。今年,重點實施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功能提升、生態環境治理、文化旅游開發、城市精細化管理、市容環境整治、文明交通行動七大“夯基礎”工程。完成了2.3萬余平方米城區破損道路修補和1.8萬余平方米的人行道鋪設改造。改造完成了泰山路、青年南北路、大眾中路、民主路、建設路等11條城區道路,實施了天巉公路、紅山路、天潤橋等城區路段路燈安裝工程,有效解決了城區路不平、燈不亮的問題。完成了西城區部分規劃道路以及灜池大橋下穿道路,文景路、南山景觀長廊等城市規劃道路建設工程,城市路網進一步完善。實施了太京石榴園、民主路三興大廈和市六中前、上億廣場片區等城區18處較大規模綠地花壇新建工程,累計栽植、櫻花、石榴等各類喬灌木418.67萬余株,補栽綠地2.35萬平方米,新增綠地面積8萬多平方米,中心城區綠地率達到38.6%。實施了人民公園、玉泉觀、自由路、交通巷等城區重要節點亮化和南武臺、北武臺等南北兩山歷史建筑物亮化、天潤橋橋體亮化、灜池大橋、迎賓橋油飾美化等工程。完成了20余座城區公廁提升改造和新建工程、增設環衛工人休息室20座。組織實施南溝河、橋一溝、大溝門、馬蘭溝、書香花苑西側溝、棗園溝、東十里大溝、特殊教育學校門前溝、石馬坪村排水溝、水家溝等10條城區河溝道黑臭水及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有效解決了城區河道污水橫流、河道周邊環境臟亂差的問題。落實退耕還林還草、易地搬遷土地恢復等生態修復措施,為綠色發展崛起創造良好生態環境。完成了南郭寺古建筑群保護修繕、玉泉觀景區綠化美化工程,進一步完善了景區基礎設施。依法取締超出門窗進行店外經營,嚴禁沿街商戶吊掛物品、晾曬衣物或刻畫、噴涂、張貼廣告,并組織專人對轄區內的亂張貼進行清理整治,確保城市道路兩側的建筑物、構筑物及設施保持整潔、美觀,規范戶外商業廣告和門頭牌匾,對民主路和建設路的廣告牌進行集中整治,共拆除3000余平方米,規范了戶外廣告牌設置秩序,消除了違章戶外廣告牌的安全隱患,整體提高了城市文明象形。對民主路、建設路的人行道和機動車道實施整體改造,增設非機動車車道4公里,安裝隔離欄4公里。強化交通秩序整治,開展“禮讓斑馬線、文明我踐行”主題宣傳活動,明確了文明安全出行的基本要求,逐步養成了遵章守紀的交通行為習慣,形成人人支持創建活動、人人知曉創建活動、人人參與創建活動的良好工作格局。

督察組對秦州區的創建工作予以了肯定,希望秦州區以這次督查為契機,進一步明確職責使命,增強創建工作緊迫感,對照《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各項標準,進一步完善秦州區《創建規劃》和《實施方案》,制定好《責任清單》,全面推行創建工作網格化管理、清單式量化,及時解決創建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困難和問題,重點督查、動態督導、跟蹤問效,全力備戰迎接中央和省文明辦的測評驗收。

曹亞玲在表態發言中指出,下一階段,秦州區仍將堅持問題導向,著力彌補差距短板,不斷提高城市基礎設施質量,不斷提高城市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提高市民文明意識、培養文明習慣、增強文明素質。在創建中,推行好文明城市創建網格化管理,堅持全區“一盤棋”,落實部門單位、鎮、街道創建工作的責任任務,抓好長途車站、公交車站、人民公園、廣場、商場超市、景區景點等公共場所創建工作,加強文明單位創建和動態管理,推進文明社區、文明小區、文明家庭、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窗口等基層創建,搭建人人參與創建的實踐載體。在保障上,將繼續加大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加強督查考核,落實創建聯席會議制定,定期研究創建工作,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推動創建工作常態化、長效化、規范化。

區文明辦、住建、交警、城管執法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了當天的活動。

(天水在線編輯:付麗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