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弘揚祖國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保護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弘揚新風正氣,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新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秦州區文化館創辦了公益講堂。11月30日,秦州區文化館公益講座特邀天水市燈謎學會藝術總監陳清泉,講述傳統文化“秦州燈謎”的故事。

秦州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文化資源豐富,自然環境良好,伏羲文化、先秦文化、三國文化、明清建筑文化和民俗文化交相輝映,其深厚的歷史積淀和豐富的文化底蘊孕育了境內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極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精神積淀,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之根和文化之魂,開辦公益講座,通過讓聽眾聆聽秦州的歷史文化故事,增強大家對秦州歷史文化底蘊的感知和認同,激發大家對優秀傳統文化的關注和熱愛,充分發揮文化育人功能。希望通過加強傳統文化的教育和影響,讓秦州文明在傳統文化的浸潤中煥發新氣象。

活動當天,文化館會議室里座無虛席。陳清泉老師現為天水市燈謎學會藝術總監,曾任天水市燈謎學會顧問組組長。從1984年開始燈謎創作,三十多年來在國內外多項制猜競賽中獲獎。2001年參加了中央電視臺《幸運52》節目的錄制。2013年做為云南衛視《中國燈謎大會》節目的牽線人、題庫供稿者及顧問之一,參與了該節目的籌劃及實施過程。自2002年元宵節起至今,連續15年為天水市舉辦的大型迎春燈謎會猜活動選制全部燈謎。主要燈謎著述近350萬字,創作的燈謎公開發表約9000條,并發表其它各類文學作品30多萬字。1989年1月以來,先后有14冊燈謎專著公開出版發行。

(秦州區地方志辦公室贈書儀式)
陳老師從燈謎的歷史淵源、燈謎的分類等方面做了介紹,風趣幽默的講解,不時引來大家的會心一笑,一個個妙語連珠的燈謎,承載了一代代人對年的記憶和家鄉的眷戀,一首首流傳至今的燈謎,書寫著歷史的滄桑變遷,精彩的講述贏得了聽眾的陣陣掌聲。燈謎競猜互動的熱鬧的氛圍,驅散了冬日的嚴寒。

(秦州區地方志辦公室贈書儀式)

(秦州區地方志辦公室贈書儀式)
區地志辦還為區文化館和十六鄉鎮、七個街道辦事處文化站贈送了《秦州年鑒》(2011-2018),《秦州俗語》、《秦州煙歌》、《秦州風俗》書籍。區文化廣播影視局局長秦毅敏、區地志辦主任王淑蘭參加講座并發表重要講話,區圖書館,鄉鎮、街道文化站負責人,天水市燈謎學會的部分成員和燈謎愛好者60余人參加了本次講座。

(天水在線編輯:呂婉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