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區外宣辦1月23日訊(劉可)春節臨近,各類服務行業的需求迎來了高峰。記者在秦州區的一些家政、餐飲、外賣等行業采訪了解到,一些保潔員、服務員、送餐員等服務性崗位的工資,因人手緊張,在最近的一個月里,漲幅達到了10%左右。
隨著春節的臨近,家政服務市場開始火爆起來。記者在秦州區一家家政公司了解到,最近的業務量都是平時的兩三倍,周末更是全部爆滿,現在預約保潔服務最快也要等到一個星期以后。家政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年前家政人員缺口大,工作量也很大。

益康家政總經理康文斌說:“我們公司現有固定的員工7人,但到了農歷年底有些家住較遠農村的工人要提前回家,人手比較緊缺,所以公司也相應地提高了現有工人的薪酬”。
由于工作量大,而又人手緊張,家政公司臨時提高薪酬這是正常的市場調節的結果。同時,公司也增加了臨時用工來彌補人手不足的問題。
不僅是家政行業,外賣派送員、住宿餐飲服務員等在臨近春節時期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人手緊張問題。一些服務企業,為了不影響節日期間用工,提前招聘了假期工,并根據人員流動情況,進行排班調配。

華辰酒店餐飲部經理韋笑理告訴記者,部分員工要回家過年,為此他們提前做了準備,通過招聘假期工來保障春節期間的服務工作。另外,他們在工資待遇方面也有所提高的。
肖蝶是酒店新招聘的一名短期工,她告訴記者,今年過年她不打算回家了,到這里上班工資待遇不錯,利用假期打工掙一些零用錢對她來說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通過增加員工工資,調配工作崗位,服務行業年底人手緊張的問題得到了緩解,但服務企業的管理者普遍表示,春節期間薪資上漲仍是臨時性的,節后用工正常后將相應回調。

對此,國內已有專家表示,只有規模化的企業,才有能力為員工提高待遇、提供培訓。但是目前,大部分服務企業仍然處在小門店、個體戶為主的發展階段。品牌意識薄弱、技能培訓不足,這也導致了從業人員素質良莠不齊。未來要提升服務意識和能力,讓消費者愿意為服務買單,進而提升從業人員待遇。
中國人民大學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說:“中國的服務業其實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需要我們去提供專業化的培訓,培養全社會的專業化意識和職業化意識”。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