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8月28日訊 今年入汛以來,秦州區遭到持續強降雨襲擊,特別是7月24日至25日、8月14至17日的持續降雨,導致區域內多處發生山體滑坡、山洪泥石流災害,全區多個鄉鎮農村公路基礎設施遭受重創,公路、橋梁損毀嚴重。

截止8月26日,共有160條18.68公里農村公路損毀,造成路基塌方34167立方米,沖毀路面62009平方米,沖毀防護2103立方米,橋梁受損12座385延米,涵洞受損11道185延米,經濟損失約2172.56萬元,其中縣道3條損失85萬元;鄉道8條損失318萬元;村道149條損失1769.56萬元,造成15.23萬群眾出行困難。

災情發生后,秦州區交通運輸局立即啟動秦州區交通道路運輸應急救援預案,及時組織技術力量,調用機械設備,統全力開展公路應急搶險保通工作。

迅速啟動預案,組織搶險救援。迅速組織交通運輸系統搶險人員、機械設備投入搶通保通戰役,全力確保災損公路盡快恢復交通。局班子成員分工負責,深入各鎮實地勘察災情,指導、協調和調度指導防災減災和搶通保通工作。


科學統籌調度,全力搶通生命線。按照“先干后支、先通后暢”的原則,組織全區養護工作人員,協調各鎮、工程建設單位搶險力量,加固與拓寬臨時便道,基本恢復道路通行能力,完善災毀路段交安設施,全力做好保通安全管控工作,解決沿線百姓的正常出行。截至8月26日,累計投入人員1100人次,挖掘機164臺次、裝載機120臺次,清理土石方27500方,沙袋2600個,投入搶通經費80余萬元,全區縣鄉公路全部恢復通行,通村主干道多為滑坡、塌方和路面懸空,過損路面損毀嚴重,在鎮村兩級的共同努力下,已基本恢復通行。

堅持應急值班,確保信息暢通。堅持實行24小時汛期應急值班,保持信息暢通,密切關注公路水毀情況,重大突發事件及時處置、隨時上報。持續加強與氣象、水利、自然資源等部門的密切溝通聯系,及時掌握預測預警信息,科學研判發展趨勢,及時發布、播出預警信息和風險提示。

組織災情核查,科學謀劃重建。組織開展公路水毀情況的調查統計和核查,及時收集匯總水毀圖片和視頻資料等現場第一手資料,制定災毀道路修復計劃和“一路一方案”,組織設計單位提前進行災毀處置設計,為推進下一步的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供稿 秦州區交通運輸局/編輯 靳艷艷)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