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1月15日訊(記者 楊文慧)“十三五”以來,秦州區始終把教育當作最大的民生,結合區情實際謀發展,遵循教育規律辦教育,全面完成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任務,教育基礎條件明顯改善,教學水平顯著提高,義務教育實現均衡化發展, 全區教育事業步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在羅玉中學的校園里,新教學樓顯得格外亮眼,新操場上鋪設了塑膠跑道和懸浮地板,新的足球場讓學生們可以盡情享受運動的快樂,整個校園充滿了青春活力。近年來,羅玉中學利用“全面改薄”及“四建四配套”項目投資2000萬元建成8000平米的一棟新教學樓,投資600萬建成了運動場,并配套建設了舞蹈室、圖書室、實驗室等多項功能教室,讓校內的硬件設施有了極大改善。
“學校從精細化管理開始,努力把我校打造成省市級文明健康的學校,‘十三五’規劃收官期間,我校已經建成了平安校園、書香校園、文明校園,我們爭取以后把學校辦成一所社會和家長都滿意的校園。”羅玉中學校長范提升說。

同樣,秦州區農村的中小學校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太京中學不僅新建了教學樓、操場等教學基礎設施,而且建設了學生宿舍、學生食堂、教師公寓,為學生寄宿上學提供了方便。
“讓學生住到宿舍里面,晚上7點半上晚自習,然后由老師集中起來輔導,這樣統一管理,從學生一天的上課到平時生活吃飯甚至到晚上的休息,我們的宿管員老師監管起來,學生既安全也方便,對他們的學習、身體健康成長都非常有好處。”太京中學副校長楊富貴說。

扶貧先扶智。2016年以來,秦州區緊緊圍繞“義務教育有保障”目標,牢牢牽住“控輟保學、教育資助”這個牛鼻子,壓緊靠實“雙線三級”責任,落實“人盯人”“一對一”控輟保學措施,全區義務教育階段學齡兒童入學率、小學畢業升學率、貧困家庭子女高中階段入學率均達到了100%。5年來,秦州區落實教育惠民政策資金4.1億元,惠及學生49.3萬人次,通過發展教育實現脫貧9452戶,17238人,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治本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編輯 陳每陽)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