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2月24日訊(通訊員 馬旭輝)閆太和是齊壽鎮后寺村的竹子扎刻藝人,今年46歲的他,通過自學把傳統的竹子扎刻技藝和仿古建筑工藝融合在一起,在竹子扎刻作品上書寫人生,并立志成為竹子扎刻技藝的傳承“守藝人”。

竹子扎刻技藝是我國民間藝術瑰寶,早在唐宋時期就有不少民間藝術作品。小時候,閆太和看到村里的老人制作竹子作品,非常感興趣,自己也開始學著做,這一做就是幾十年。
“我從小就喜歡扎刻技藝,有些老人在做扎刻的鎖鉚,是傳承工藝,傳承工藝魯班鎖,我就看著學,我就自己學會了,我一直就把這個手藝延承下來!饼R壽鎮竹編扎刻藝人閆太和說。

竹子扎刻作品所用的材料十分簡單,主要用竹條,竹片等,根據建筑物或是物體的特征開始扎制,刻成卯榫用于固定,有別于用鐵絲簡單固定,傳承了中華竹木家具制作的精髓。
“大作品要裝飾,不裝飾就不好看,裝飾的時候用魯班鎖的這個小口一點一點套起來的這個裝飾品,出來它又大氣又精湛,又漂亮。”齊壽鎮竹編扎刻藝人閆太和說。

隨著閆太和在竹子扎刻技藝這條路上越走越遠,他創作出的竹子作品也通過快手微信等網絡平臺展出。一件件古樸大方、造型精美的竹子工藝品,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眼球,許多人紛紛前來求購,更有不少人慕名而來,上門向他學習竹子扎刻技藝。
“我非常喜歡閆老師做的螞蚱籠等作品,我就打問了一下閆老師。我就過來和閆老師交談了一下,就給我買了三樣作品,擺在家里非常大氣好看!敝窬幵虗酆谜唏T彥林說。

為了讓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竹子扎刻技藝的行列中,閆太和除了帶學徒之外,還多次受邀到各中小學開展竹子扎刻講座,深受師生的歡迎。功夫不負有心人,2020年6月他被評為秦州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2017一有時間,我就把扎刻愛好一直做起來,做起來以后,就考慮能不能有愛好者,有想學的,把這個扎刻技藝能不能傳承下去,這就是我們國家的扎刻技藝!饼R壽鎮竹編扎刻藝人閆太和說。(編輯 陳每陽)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