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7月9日訊 (記者 楊文慧 趙越 實習記者 邢思潔)隨著“三夏”生產有序推進,秦州區夏糧收儲工作全面展開,連日來,秦州區糧食部門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 嚴格執行國家糧食收購政策,精心組織安排,加強指導協調,確保夏糧收購各項工作有序進行。
在皂郊鎮興隆糧庫,滿載小麥的車輛正有序地卸糧進倉,糧庫工作人員按照登記、抽檢稱重、結算的流程進行過磅入庫,嚴把入庫糧食的質量關。

“2019年年初,監測站正式成立,實施運營,我們這里是哪邊庫區入糧,我們就到哪邊庫區。每一車我們主要檢查的項目有:水分、雜質、不完善粒還有衛生指標、真菌、毒素、重金屬。所以從入庫的環節,每一車做到了嚴格把關,保證了庫存儲存糧和流通糧食的質量都有很好的把控。”秦州區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站檢驗員王彤雯說。
為了保障夏糧收購工作,秦州區糧食部門及早謀劃,從前期騰并倉容、市場行情研判、籌措收糧資金到機械保養、人員培訓都進行了周密部署、合理安排,為夏糧收購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我們興隆糧庫承擔的區級儲備糧是475萬公斤,今年是存放5年到了輪換期。今年5月27日新糧食入庫工作開始,入庫之前我們糧油購銷總公司制定了新糧食入庫實施方案,同時對職工進行業務培訓和安全生產培訓,截止今天已經累計入庫達到110萬公斤左右,計劃在7月底全面完成任務。”秦州區糧油購銷總公司總經理董根榮說。
在保障夏糧收購的同時,秦州區糧食部門認真落實儲備糧管理制度和科保措施,確保在庫糧食賬實相符,數量真實,質量完好。

“我們對入庫糧食充分落實了科技保管措施,例如在對倉庫糧溫的監測上,實施了智能化監測管理技術,在糧倉內分層埋設了測溫探頭,對糧食的溫度實現了全天候實時監測。”藉口糧庫倉庫保管員汪樂說。
目前,秦州區小麥正在陸續收割,為了讓農民賣“舒心糧”“滿意糧”,確保豐產又增收,秦州區糧食部門在各鎮共設立糧食收購點16個,小麥收購價格保持在每市斤1.3元左右,同時開展糧食產后“代清理、代烘干、代儲存、代加工、代銷售”為主要內容的“五代”服務,確保農民“糧出手、錢到手”。

“我區夏季糧油收購工作已全面展開,在今年的糧食輪換工作中,嚴格執行國家糧食質監站的作用,嚴把糧食數量關和質量關,充分體現好國家和地方儲備糧在糧食安全保障中“壓艙石”的作用。”秦州區糧食與物資儲備局局長安志成說。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