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區(qū)融媒體中心1月14日訊(記者 劉武鋒)筑陣地、建隊伍、辦實事。近年來,中梁鎮(zhèn)持續(xù)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統(tǒng)籌整合資源平臺,精心策劃活動載體,精準對標群眾需求,創(chuàng)新志愿服務方式,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群眾在哪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就在哪里。在中梁鎮(zhèn)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由各村干部組成的志愿者服務隊正在黨史館里接受黨史教育,緬懷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中梁鎮(zhèn)龍鳳村文書宋鵬佳告訴記者,在閑暇之余,她定期會來到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自我學習,了解黨史,尤其學習黨的最新方針政策。

“用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來勉勵自己,提高自己,使自己在以后的工作當中,學習他們的精神,讓工作再認真一點,以高標準嚴要求,來要求自己對待工作,對待我們的人民群眾。”中梁鎮(zhèn)龍鳳村村文書宋鵬佳說。
“今年,我們結(jié)合黨史學習教育,建成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宣傳教育基地1處,共培訓全鎮(zhèn)黨員群眾和轄區(qū)企事業(yè)單位職工5000余人,理論宣講深入人心,志愿服務蔚然成風。”中梁鎮(zhèn)黨委副書記徐寧說。
在三灣村,志愿者入戶走訪,面對面了解群眾需求和困難,幫助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延伸到百姓家中。

“通過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宣傳教育基地參加理論知識培訓,我對黨的方針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首先自己學深悟透以后,才能在平時開展的志愿服務活動中,將所學所悟講給群眾聽,用群眾聽得懂的方式,宣傳黨的理論方針政策。”中梁鎮(zhèn)宣傳干事朱文慧說。
“我們村上組織黨員先鋒崗,堅守崗位,對老黨員進行了輔導,對流動黨員打電話、微信的方式宣傳黨的政策,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中梁鎮(zhèn)三灣村黨總支書記何保紅說。

為讓志愿服務更具針對性,以達到“聚人氣、養(yǎng)正氣”的目的,中梁鎮(zhèn)打造了理論宣傳、政策培訓、法律輔導、新風培育、技能培訓、文體活動等19支志愿服務隊伍,35個志愿服務項目,以“店小二”服務模式,落實群眾“點單”、實踐站“派單”、志愿者“接單”、群眾“評單”的志愿服務“四單”機制,讓志愿服務更“接地氣”。
“我們將繼續(xù)緊盯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這一目標,整合各類資源,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努力把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和實踐站打造成干部群眾學習理論政策的“精神加油站”,豐富文化生活的“文化大舞臺”,倡導移風易俗的工作“助推器”,引導廣大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中梁鎮(zhèn)黨委副書記徐寧說。

疫情防控期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志愿服務隊迅速集結(jié)響應,1690余名志愿者立即投入到疫情防控前沿陣地,主動參與值班值守、防控知識宣傳、公共場所消毒等志愿服務工作,形成群防群控、聯(lián)防聯(lián)控的強大合力;在倡導移風易俗方面,中梁鎮(zhèn)各村成立了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禁毒禁賭會,簽訂抵制高價彩禮承諾書,抵制陳規(guī)陋習,推動移風易俗。同時,深入開展美麗庭院、文明家庭等創(chuàng)建活動,不斷激發(fā)村民的榮譽感和上進心,引導村民積極向上向善。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