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秦州區充分發掘我區西南部高海拔川道區蔬菜產業的發展潛力,積極實施“西菜南移”戰略,堅持走“調結構、擴規模、提品質、創品牌、增效益”的發展新路子,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做大做強蔬菜產業,促進提檔升級、提質增效,全區蔬菜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全年蔬菜種植面積預計達17萬畝。

加大投資,持續擴大產業規模。健全資金投入機制,整合項目資金1680萬元用于蔬菜產業發展,其中投資720萬元重點扶持脫貧戶發展辣椒種植1萬畝;在鞏固提升楊家寺鎮川道區、天水鎮天水村、牡丹鎮大柳樹等設施蔬菜基地的基礎上,投資960萬元在汪川、藉口、皂郊、大門、楊家寺等鎮新改建設施蔬菜基地,新建鋼架大棚320畝、連棟塑料大棚1萬平方米,改造提升連棟塑料大棚4.3萬平方米,形成山川結合、各具特色的蔬菜產業格局。

科技引領,強化良種良法配套。圍繞“控肥增效、控藥減害、控水降耗、控膜減污”,積極推廣一年多茬種植、節水灌溉、蔬菜集約化穴盤育苗、茄果類蔬菜生產過程植株調整、大蒜旱作栽培等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及智慧農業物聯網操作系統、水肥一體化、生物農藥、疫病防治、全膜雙壟溝播技術等40余項先進適用技術,引進航椒系列辣椒、津綠系列黃瓜、番茄、西蘭花、大蒜、草莓及麒麟瓜等新品種20多個,全區蔬菜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8%以上。

品牌創建,加強質量安全管控。充分發揮綠色秦州、生態秦州的優勢,不斷豐富產品種類,增加名、特、優蔬菜品種的比重,滿足不同層次消費群體的生活需要,提升蔬菜產品價值。全區現有綠色蔬菜品牌10個,無公害蔬菜品牌8個,產地認證品牌3個,地理標志品牌2個,“三品一標”蔬菜生產面積占總面積48%,建成市級農產品質量追溯監測示范點6處。

多向發力,拓寬產銷對接渠道。在保持好果菜批發市場、各大超市蔬菜銷售鋪面、柜臺的基礎上,積極開展“農校對接”模式,與市一中、市一幼、市二幼、天水職校、天水衛校、天水師院等8所院校和機關食堂采取“集中管理、定點生產、全程檢測、統一配送”的方式進行“蔬菜直供”。大力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開發運營“秦州蔬菜網上商城”APP和微信公眾號,減少流通環節,讓廣大市民群眾第一時間享受到優質、新鮮、安全蔬菜,實現“遠程預定、遠程下單、遠程追溯、指尖一點、蔬菜到家”。

(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