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11月8日訊(記者 劉武鋒 康睿)今年以來,秦州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按照“一帶三廊多點”國土綠化布局,全面推進林業增綠增效行動和植樹造林綠化工程。全區綠化規模大幅提升,綠化標準提檔升級,綠色成效十分顯著,生態秦州建設,讓群眾的綠色福祉和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

深秋時節,秦州大地江山如畫、沃野似錦,山區疊翠流金、美不勝收,川區格田成方、景色宜人。在秦州區以藉羅、太牡、皂華、劉什、稍平等總長度為157公里的公路主干道上,大葉美針、白蠟、紅葉李等行道樹排排成行,樹下百日菊還在盛開,整個公路格外潔凈美麗,讓人心曠神怡。

“一出來感覺到青山綠水,給人的感覺景色好,環境好了,心情就好了。”牡丹鎮大柳樹村村民劉茂才說。

大柳樹村是牡丹鎮藉羅公路沿線的村莊之一,2021年被列為市級鄉村振興示范點以來,村上從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綠化美化等方面發力,鄉村面貌發生了較大變化。如今,走進大柳樹村,村通路平,處處是花壇和綠化景觀。
“總共栽植大小苗木40000余株,就是法桐、小龍柏,補種了一些冬青球,還有金銀木、櫻花等大小40000余株,咱們村上人居環境包括鄉村的美麗建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也確實增強了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蹦档ゆ偞罅鴺浯羼v村干部鄧瑞軍說。

同樣,天水鎮天水村的人居生態環境也有了巨大變化。今年春季,天水村充分利用“三清三拆三整治”將清理出來的土地,因地制宜進行“四小園”等生態小板塊規劃建設,建成后,整個村莊的人居環境有了較大的改善。

“以前這是一個垃圾場,人們就在這里倒垃圾,環境很不好,F在綠化搞得很好,環境一好,浪的人心情也好了!碧焖偺焖宕迕癜猜﹥赫f。

今年以來,秦州區共完成造林綠化面積3.6萬畝,栽植各類苗木371.5萬株,其中人工造林面積0.6萬畝,退化林修復面積3萬畝;綠化村莊58個,道路157公里;新建高標準義務植樹基地2153畝,栽植各類苗木12萬株;草原修復2500畝,森林撫育2萬畝,封山育林6400畝。目前,多樹種、多色彩、多風景的綠色通道網絡體系日趨完善,“兩屏三廊多點”的生態安全格局已經形成,全區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編輯 陳每陽)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