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成績單 幸福看得見——2022十件民生實事
廁所革命惠民生 城市文明處處顯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1月26日訊(記者 康睿 劉利娟 實習記者 緱貝寧)公廁作為城市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文明。近年來秦州區著眼于群眾需求,深挖城市文明細節,在新建和提質改造城市公廁上不斷發力,為群眾提供更舒適干凈的如廁環境,不斷譜寫新的民生篇章。

南郭寺大景區是天水市的風景名勝區,公廁作為基礎設施是這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記者看到,這里的公廁干凈整潔、設施齊全并配備了管理操作間和無障礙通道。每天由兩名保潔員進行24小時保潔消殺,大大提升了群眾如廁環境舒適度,也提升了景區文明程度。
“早上六點起來就開始打掃衛生,點香、消毒、拖洗,一天消四次毒,用的酒精消毒液和84消毒液,隨時臟了隨時清理。”南郭寺大景區公廁管理員馬書會說。
“我是開鋪子的,之前上廁所特別不方便,自從這個廁所建起以后,上廁所特別方便了,衛生打掃得也特別干凈。”南郭寺大景區商戶劉文娟。

同樣,記者在錦繡苑附近的一處公廁看到,公廁管理員正在打掃衛生。據了解,這里附近有車站、學校、商鋪等,人來人往。公廁里從左到右依次有管理室、普通如廁區域、無障礙衛生間等。內部干凈整潔,電燈、面鏡、水龍頭、掛鉤、等一應俱全。
“這地方人多,上廁所的人也多,我打掃得干干凈凈的,讓上廁所的人有一個良好的衛生環境。”錦繡苑公廁管理員康雙生說。
“我是這邊住戶,這個公廁好處就是特別干凈,里面也沒有異味兒,我覺得對我們這邊人流量比較大的話,還是非常不錯的。”市民李琳說。

在位于天水西關古城的一處公廁內,軟硬件設施齊全,配備了專門的母嬰室且具備智能化功能,廁位隔板還安裝了微動感應鎖,檢測廁位是否有人占用,門口的洗手臺也配備了感應燈裝置,給市民帶來了更加人性化、智能化的如廁體驗。
“早上開始清掃地面、拖地面、刷馬桶、消毒、擦水龍頭、擦門把手。就是五凈五味,保持衛生的干凈。”天水西關古城游客中心公廁管理員閆彩虹說。
“這個母嬰室設計得特別人性化,可以把小孩放在上面,衛生也特別干凈,設計得也特別高大上,給人感覺很溫馨。”市民董女士說。

廁位如同車位一樣重要,一頭連著城市文明,一頭連著品質生活。截至目前,秦州區環衛中心在城區和旅游景點改造了61座公廁,新建了6座節水節能環保衛生公廁。下一步,秦州區將繼續升級公廁內部設施、提升公廁服務水平。
“新建了6座,其中3座已經投入使用,另外3座正在上水改造,力爭在春節之后投入使用,進一步提升了市民群眾如廁需求,有力提升城市文明形象。”秦州區環衛中心業務技術股副股長康彥峰說。(編輯 陳每陽)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