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4月12日訊 (記者 龐貴琦 陳每陽)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是國家重點示范推廣的穩糧擴油項目。開春以來,秦州區天水鎮積極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最大限度發揮土地潛力,提升農業生產的高效化,助力糧食穩產增收。

4月11日,記者在天水鎮李堯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基地看地,李堯村的百畝大豆玉米復合種植覆膜工作已全面完成,像一條條玉帶,纏繞在半山腰。
“種了100畝玉米和大豆的套種,現在玉米已經全部覆膜完了,等到谷雨前后種植大豆。”天水鎮李堯村村委會主任李小軍說。

據了解,今年,為進一步提高大豆玉米復合種植的生產收益,李堯村成立了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計劃完成100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通過合作社統一經營、統一管理,可實現“玉米不減產、多收一季豆”的目標。同時,還可以用生產收益來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以后的收入,我們付完人工,買完化肥以后,把剩下的錢入到股份經濟合作社的賬戶上。”天水鎮李堯村村委會主任李小軍說。

同樣,在秦州區均源順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現場,農戶們正在大型機械的協助下,按照“擴行距、縮株距”的技術要求進行起壟、覆膜,一條條塑膜一次性鋪設到地里,既節約了人工成本,又提高了生產效率。合作社負責人告訴記者,像這樣的大型機械,一天可以鋪設40畝,為搶抓墑情覆膜起到極大作用。
“土地已經翻完了,牛糞、農家肥都已經上到地里了,現在就開始種,估計有二十天就差不多了。”秦州區均源順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羅軍軍說。

去年,秦州區均源順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天水鎮承包400畝土地用來種植,收益不錯。看到種糧前景良好,今年,合作社又承包了300畝土地,計劃開展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
“現在地膜也覆上了,氣溫再回升,我們就把玉米和大豆種子一起種進去了。今年的收成應該沒啥問題,去年收了22萬多斤玉米,打了400多噸青儲,收入50多萬元。”秦州區均源順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羅軍軍說。

今年以來,天水鎮采取“村集體+合作社+村民”的形式,在焦李、元樹、東風等村大力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種植面積達到2600畝,真正實現了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編輯 陳每陽)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