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5月29日訊 今年以來,秦州區住建局對標“全國文明城市”建設標準要求,以深入開展“三抓三促”行動為抓手,在實行精致建設、精細化管養護上發揚“工匠精神”,磨煉“繡花”功夫,著力補短板、強弱項、提品質、抓長效,實現城市功能品質及治理能力進一步提升,城市生態環境進一步優化,城市形象與魅力進一步彰顯,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增強。
強化黨建引領,凝心聚力抓落實促發展。“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秦州區住建局緊緊圍繞新一年基層機關黨建重點工作和全面從嚴治黨新形勢、新要求,嚴格實行議事先議黨建、考評先考黨建機制,規范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不斷加強“甘肅黨建”線上陣地和基層組織建設,把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與開展“三抓三促”行動結合起來,與謀劃實施城鄉建設管理工作發展新思路新征程聯系起來,堅持不懈提能力、持之以恒轉作風、全力以赴抓落實、一心一意謀發展,構建黨建工作與城鄉建設管理工作同向發力、同頻共振、良性互動的新格局。

著力補齊短板,持續完善城市基礎設施。秦州區住建局以“三抓三促”行動為契機,緊緊圍繞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核心區和西部百強縣發展目標,堅持“完善舊城、建設新城”的工作思路,在打通城市道路“大動脈”、疏通城市道路“毛細血管”和促進道路空間環境品質提升等方面持續發力,著力加快推進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優化城市道路交通體系,啟動實施羅峪河北關橋、天水郡片區規劃道路、飛將廣場周邊道路等城區道路橋梁建設工程。持續推進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共和巷、尚義巷提升改造工程正加緊實施。加快秦州新城基礎設施建設,藉口熱源廠項目、職教園周邊規劃道路等新城項目建設有序推進。有序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2023年9個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已開工建設,隨著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的實施,老舊小區環境、安全度、居民滿意感得到極大提升。

發揚工匠精神,提升市政設施管養水平。秦州區住建局始終把服務市民群眾作為貫穿市政設施管養護工作全過程的一條主線,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民生難題,在實行市政基礎設施精細化養護上發揚“工匠精神”,著力提升市政設施管養護水平,真正實現“市政基礎設施大提升”。持續開展破損道路修復,完成羲皇大道、成紀大道、民主路等路段約1500余平方米破損路面修補,694處約420平方米人行道病害整修,70余處城區主次干道下沉、破損井蓋維修改造以及4座報廢檢查井回填,有效保障了市民群眾“腳下安全”。常態化開展市政照明設施檢修,完成雙橋大橋、解放路、天巉路、大眾路、成紀大道等部分路段路燈檢修工作,維修城區故障路燈200余盞,更換故障線纜900余米,城區路燈照明設施亮燈率保持在99%以上。

下足繡花功夫,提高城市園林綠化品質。按照園林綠化養護技術規范及城市綠地養護質量標準,聚焦精細化養護管理,克服管養護人員緊缺、養護工作量大面寬等困難,統籌安排、科學調度,集中力量開展城區園林植物進行修剪、抹芽以及病蟲害防治工作,進一步提升園林綠化品質,推動“三抓三促”行動走深走實。截至目前,累計栽植各類喬灌木10.6萬株,修剪草坪、模紋圖案等32萬平方米,修剪行道樹300余株,清除藉河北路等路段苗木新芽5200余株,灌溉澆水4200噸。此外,伏羲文化旅游節城區美化工作已完成20萬盆各類時令鮮花擺放。
下一步,秦州區住建局將立足城市建設管理工作現狀,著力在完善市政基礎設施、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升城市品位等方面下功夫、創路子、求突破,不斷創新探索城市精細化管養模式,凝心聚力謀發展,擔當作為抓落實,奮力譜寫城鄉建設管理事業新篇章,為全區的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城建力量。(供稿 區住建局 編審 楊旭)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