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融媒體中心6月20日訊(記者 劉武鋒 陳每陽)近年來,楊家寺鎮大莊村充分發揮生態資源優勢,引導村民積極發展特色養殖業,采取多元化經營模式,帶動村民就近就業增收致富,助推鄉村振興。

大莊草原位于“秦皇故里、西陲古鎮”的楊家寺鎮,這里氣候高寒陰濕,平均海拔1713米,草原面積4400畝。盛夏時節,大莊草原,一碧千里,綠草如茵,遠遠望去,成群的牛馬羊在山坡上悠閑啃食青草,個個膘肥體壯,最原始最美的草原風光盡收眼底。
“每年都來,帶不同的朋友來,這里可以燒烤、騎馬,天氣也好,草也綠,很好玩。”游客張亞莉說。

大莊村背靠大莊草原,獨特的地域優勢非常適合牲畜養殖。村民藺小換是村上的首家養殖戶,2012年,藺小換借助精準扶貧政策,在草原發展起了養馬產業,從起初的5匹馬,發展到現在的60匹馬,養馬給他帶來了良好經濟效益。
“我在外面務工十多年,打工掙了點錢,前些年馬價便宜,我就買了幾匹馬,慢慢繁殖,現在繁殖了60多匹,好的一年賣了10多萬元。”楊家寺鎮大莊村村民藺小換說。
在藺小換的帶動影響下,村民們也紛紛開始加入了養馬產業。從2016年開始養馬的村民藺虎平,現在每年也有10萬元的收入,現如今,他的日子也越過越紅火。
“從16年開始買了10多匹馬,現在發展到30多匹,一年的效益差不多10多萬元,我們在草原放養,成本低。”楊家寺鎮大莊村村民藺虎平說。

截至目前,大莊村61戶村民中有52戶發展了養殖業,其中養馬戶20戶,養馬380余匹,養牛戶17戶,養牛700余頭,養羊戶5戶,養殖530余只羊,畜牧養殖業已經成為大莊村村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同時,村民也通過草原優美的風景資源,發展起了鄉村生態旅游,增加了收益。
“現在天氣也慢慢熱了,旅游的人也多,靠游客騎馬一天能掙200至300元。”楊家寺鎮大莊村村民藺虎平說。
“近幾年我們通過發展旅游業,來我們大莊村旅游的人也越來越多,養馬的村民在草原上進行了騎馬旅游項目,旅游收益平均每戶也會達到2至3萬元。”楊家寺鎮大莊村黨支部書記馬璠說。

廣闊的草坡為大莊村發展生態畜牧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下一步,大莊村將鞏固拓展自主經營型、合作聯營型、多元合作型等經營模式,并計劃利用荒坡、荒地種植紅豆草、紫花苜蓿1000畝,進一步改良養殖品種,發展壯大養殖規模,助力鄉村振興。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