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6月28日訊(記者 劉武鋒)冬種“一粒籽”,夏獲“萬斤油”。眼下,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油菜收割季,秦州區種植的18.4萬畝冬油菜迎來收獲期,連日來,農戶們搶抓農時,加緊收割,確保油菜籽顆粒歸倉。
盛夏時節,走進秦嶺、楊家寺等鎮可以看到,泛著金黃色的油菜鋪滿田間地頭,秸稈上掛滿了沉甸甸的菜籽角,穗穗金黃、籽粒飽滿,種植戶們正在搶抓晴好天氣,加緊收割油菜。一大早,梨樹種養殖家庭農場負責人郭海軍駕駛收割機幫助農戶收割完3畝地油菜后,就忙著開始收割起自家的油菜。
“今年我種了200多畝油菜,現在正進行收割,這幾天天氣也好,早上六點起來就開始收割,一天能收割50畝左右,四五天之內我們就要收獲完成,今年是個豐收年!鼻刂輩^梨樹種養殖家庭農場負責人郭海軍說。

在秦嶺鎮梨樹村的千畝油菜種植示范基地,三臺聯合收割機在油菜田里來回穿梭,一排排成熟的油菜稈被卷入收割機,圓潤飽滿、烏黑發亮的油菜籽,從收割機的出料口噴薄而出,空氣里都是豐收的喜悅。
“今天早上農業局給我調了2臺收割機,加上我自己的有3臺,一上午割了60畝左右,按這個進度,再有三四天我的就完成收割。我一共種植了500畝,今年的油菜和去年相比整體良好,一畝地產300斤稍微過一點,產量還可以。”秦州區豐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趙兵全說。

近年來,秦州區通過“擴面積、提產能”千畝示范基地建設,從種到收全程使用機械化,推廣選用抗寒抗旱良種、田間科技管理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提高了我區油菜產業綜合效益,促進產業擴面增產,保障了老百姓的“油瓶子”。
“因為機械收獲,提高了收獲效率,一般15分鐘左右就收獲一畝,減少了損失,節約勞動力成本,我區的油菜從種到收達到了全程機械化。目前,全區冬油菜已全面進入收獲期,我們對500畝以上的種植面積,調用機械進行集中收割,預計有四五天時間可以完成。”秦州區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楊建太說。

據了解,今年,秦州區共播種冬油菜18.4萬畝,相比去年增加了5萬畝,預計畝產油菜籽達到150公斤以上,今年全區油菜籽迎來全面豐收。(編輯 陳每陽)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