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7月11日訊 (記者 劉武鋒 陳每陽)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是在傳統間作、套種基礎上作物間和諧共生的一季雙收兩種作物的種植模式,是穩玉米、擴大豆的有效途徑。今年,秦州區帶狀復合種植的1.05萬畝大豆玉米植株健壯、郁郁蔥蔥,整體長勢喜人。

時下,正是秋糧作物生長的旺盛期,在秦嶺鎮竹林村500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示范點,放眼望去,一排排玉米葉片翠綠、植株健壯;一壟壟大豆苗生機勃勃、郁郁蔥蔥。區農技人員正在田間指導農戶進行田間管理。
今年是竹韻醇昶合作社玉米大豆復合種植的第二年,合作社負責人杜鑫告訴記者,去年他們復合種植的300畝大豆玉米僅玉米就收獲了30萬斤,效益非常好。為此,今年他將種植面積增加到了500畝。
“大豆玉米長勢很好,出苗率也齊,現在主要是田間管理,農業農村局的技術人員今天看了一下,有輕微的病蟲害,我們現在就開始組織人員防治病蟲害,做好田間管理。”秦州區竹韻醇昶種養殖農民合作社負責人杜鑫說。

在楊家寺鎮東山梁萬畝糧油示范片帶,蓬勃種植合作社的200畝復合種植的玉米大豆長勢正旺,兩種作物間隔種植,一高一低錯落有致、列隊整齊。
“目前的工作,是農技師指導給大豆控旺、殺蟲,玉米施營養肥。經過大家的努力預計今年的秋糧會豐收。”秦州區蓬勃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馬鵬波說。

位于汪川鎮西山堡村的1000畝大豆玉米復合種植示范點,是今年我區在汪川鎮重點打造的大豆玉米復合種植示范點之一。目前該示范點的大豆玉米長勢良好,處于生長旺盛期,合作社正在組織村民進行除草、殺蟲等田間管理工作。
“我家庭農場正在組織工人對田間的雜草進行打藥除草,除草結束以后就進行殺蟲,葉面施肥,對玉米長勢弱的進行二次追肥,達到大豆玉米復合種植的理想產量,在秋后有個好的收成。”秦州區菊愛農場負責人楊文舉說。

今年是秦州區落實推廣種植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的第二年,推廣種植面積達1.05萬畝,由全區56個農民專業合作社承擔,采取統一的“3+2”和“4+2”種植模式,統一技術,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相比去年更加科學規范。當前,正是玉米生長的大喇叭口期,大豆的花芽分化期,是減少禿頂,形成大小籽粒飽滿的關鍵期,為此,秦州區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全面落實全程跟蹤培訓指導,為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下一步,我們主要讓種植戶進行噴施殺菌劑、殺蟲劑,還有植物生長調節劑。我們要將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的田間管理工作,作為當前的關鍵措施來抓,確保我區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模式取得好的效益。”秦州區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推廣研究員楊建太說。(編輯 陳每陽)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