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神謀發展 實干興隴原——“三抓三促”行動進行時】
秦州: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 助力農戶“一地雙收”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8月15日訊 (記者 高世飛)近年來,秦州區楊家寺鎮通過惠農政策扶持,積極引導農戶大力發展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打造農業產業“一地雙收”新模式,為促進農民增收增效,確保糧食安全奠定堅實的基礎。

眼下,正是秋糧作物生長旺盛期,在楊家寺鎮松樹村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示范點,玉米舒展著翠綠的枝葉,長勢正旺。玉米葉下,株株大豆,規整排列,兩種作物間隔種植,一高一低排列整齊。
“經過農業部門的推廣,我們種的是玉米和大豆的套種,今年效益要比去年好,因為玉米的種子和大豆,包括地膜和肥料都是農業部門給我們提供的。”秦州區金土地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何甲奇說。

今年,秦州區金土地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共復合種植大豆玉米1500畝,通過前期科學優選種子,精細化管理,玉米株數不減,產量不減,還多收了大豆,真正實現了“一地雙收”,取得了“玉米不減產,大豆額外賺”的良好收益。
“去年我們在松樹村流轉山地1500畝,種植玉米800畝,小麥和油菜700畝。去年玉米收入效益也是比較好的,每畝平均在800斤以上。”秦州區金土地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何甲奇說。

同樣,在中川村豐匯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示范點,成片成片的玉米、大豆競相生長,玉米葉片寬大,大豆枝葉繁茂,呈現出一片勃勃生機的景象。
“去年種植了200畝,今年也種植了200畝,長勢要比去年好很多。今年每畝要增產到100公斤以上,大豆也增產50公斤。”豐匯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馬躍峰說。

為確保糧田穩步增產,楊家寺鎮組織農技專家到各村開展政策咨詢、栽培指導、田間管理等,在指導農戶的同時,探索調研適合當地的種植管理技術和產業發展模式,切實提高廣大群眾的種植積極性,增加經營者的綜合收入。
“今年,通過農技員的技術指導以及各方面的配合,比去年增產很多。經過技術人員的指導,引進的玉米種子和大豆種子,都是好品種,長勢也好。”豐匯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馬躍峰說。

今年以來,楊家寺鎮以守牢糧食安全底線,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以穩糧擴豆糧油生產均衡發展為目標,大力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模式,在穩定玉米產量的同時增收一季大豆,真正實現糧食增產、農民增收,以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目前,我鎮1萬多畝冬油菜和23830畝冬小麥已收割晾曬結束,1萬畝單作玉米和1600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項目已進入結莢期和灌漿期,長勢喜人,又是一個豐收年。”楊家寺鎮副鎮長白鈞說。

今年是秦州區落實推廣種植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的第二年,推廣種植面積達1.05萬畝,由全區56個農民專業合作社承擔,采取統一的“3+2”和“4+2”種植模式,統一技術,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相比去年更加科學規范。同時,秦州區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全面落實全程跟蹤培訓指導,為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編輯 羅祺揚 陳每陽)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