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囑托 感恩奮進 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秦州新篇章】
秦州:“水肥一體化+種養循環”模式 助力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8月28日訊 (記者 龐貴琦)近年來,秦州區堅持綠色發展理念,通過資源化示范項目實施,積極推廣“水肥一體化+種養循環”模式,引導企業提升畜禽糞污循環利用水平,推動全區畜牧產業走好綠色循環發展之路,助力鄉村振興。

位于皂郊鎮西坡梁的天水潤聯牧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蘋果種植、畜牧養殖、有機肥生產加工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新型農業綜合產業公司。目前,在欄育肥豬達5000余頭。為提高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水平,公司建成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設施,將養殖糞污進行科學化處理,既解決了環保問題,也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
“把糞污排入底下4000立方米的池子,底下的池子通過干濕分離,干的進入翻拋機,經過翻拋,發酵成固體、液體。經過管道泵,送入糞污資源化2000立方米的罐體,進入罐體經過加熱發酵,它就產生一種氣體經過脫硫凈化,再進入發電系統發出來的電,能給我們廠區節約40%以上的電。”天水市潤聯牧業經理唐光明說。

潤聯牧業采用的這套糞污資源化利用設備,將畜禽糞污進行集中收集、處理后,生產出的沼液、沼渣可為果樹提供有機肥料。利用農業物聯網水肥一體化技術,可為2000畝果園進行施肥,打造綠色有機產品,形成了“以種帶養,以養促種”的循環產業鏈條。
“通過發酵好罐體的沼液,我們就可以送入目前2000多畝的田間,我們田間目前種的是秦州大櫻桃和天水花牛蘋果。”天水市潤聯牧業經理唐光明說。

宏豐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標準化雞舍,目前養殖蛋雞8萬余只,每天要產生10立方米左右的糞污,為將這些糞污進行有效利用,今年3月,在秦州區畜牧獸醫事務服務中心的支持下,合作社引進了一套有機肥加工設備,每天可處理鮮雞糞10立方米到15立方米,加工有機肥8立方米到10立方米。
“既解決了糞污的污染問題,同時也增加了合作社的經濟效益,有機肥的收入就是1立方米650元,大概一天就是6500元,有機肥的收入,預計今年收入能收入80萬元左右。”秦州區宏豐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邢登州說。

近年來,秦州區堅持“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積極開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提升行動,因地制宜在全區推廣節水減排、固液分離、種養結合等糞污處理技術,打造“水肥一體化”“種養循環”模式示范點建設。目前,全區共有145家養殖場實施了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建設示范點19個,糞污資源化還田達到4萬畝以上,有效提升了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廢棄物利用率,為實現畜牧業全面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們將利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政策機遇,繼續加大養殖場的扶持力度,不斷擴大養殖場的提升改造,促進養殖場智能化、設施化,以及種畜禽良種化發展。同時,結合秦州區的實際,不斷加大糞污資源化的利用力度,使種養循環再上一個新臺階。”秦州區畜牧獸醫事務服務中心主任邵小強說。(編輯 羅祺陽 陳每陽)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