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好“豐”景 奔跑振興路——寫在第六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之際
四季更替豐收景,斗轉星移富裕路。
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夏季還沒走遠,金風送爽、瓜果飄香的秋分節氣不約而至。
秋分,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六個節氣,秋季第四個節氣。
仲秋時節,大地流金、五谷豐登,最能體現豐收。這個節氣,把人們一年的辛勞化為豐收的喜悅,把一年的期盼化為嘴角的甜蜜。在舉國上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的秋分時節,我們迎來了第六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今年以來,秦州區圍繞糧食安全、特色產業發展、新型經營主體培育、農產品精深加工等重點工作,努力打造果、菜、畜、藥高品質現代化特色農業先行區和全市鄉村全面振興“引領區”,不斷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推動全區農業產業實現大發展大提升。今年七月,秦州區被農業部列為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驗試點。上半年實現一產增加值6億元,增速5.8%,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6631元,增速8.3%。

以糧為綱建糧倉 穩住農業基本盤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春末夏初,在秦州區楊家寺鎮王趙村的萬畝糧油作物示范點,金黃的油菜和蔥綠的麥苗在層層疊疊的梯田織就了一幅多彩的田園錦緞。今年我區在秦嶺、楊家寺、汪川等鎮打造形成6個萬畝糧油生產示范片帶,建成40個千畝示范點,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73萬畝以上。
在牡丹鎮和華岐鎮的高標準農田建成區,成方連片、錯落有致的梯田依山而建,結合撂荒地整治,這里建成了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示范點,一株株青嫩的玉米苗和大豆苗破土而出,村民們正穿梭于田間地頭,勞作放苗,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換取一年的豐收。我區堅持整山系、整流域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今年在秦嶺、楊家寺、汪川等鎮新建高標準農田建設4.5萬畝,目前已建成3.7萬畝。至目前,全區的高標準農田達到10萬畝以上,全區糧食生產后勁持續增強。
金浪翻滾麥飄香,“豐”景如畫收獲忙。7月初,秦州區各鎮小麥陸續開始收割,一臺臺收割機奔跑在金色的麥田里,呈現出一幅繁忙的豐收畫卷,今年全區32.3萬畝小麥喜獲豐收,產量達到8.3萬噸,比去年增產3214噸。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秋分前后正是玉米、大豆等秋糧作物的收獲期,我區的40萬畝秋糧長勢良好、“豐”景如畫,預計產量14.5萬噸,豐收已成定局,秦州倉將裝滿秦州糧。
春種秋收,春華秋實。這一處處生機勃勃、充滿生機的田野;這一處處揮灑汗水、播種希望的熱土;這一處處良田萬頃、果實累累的糧倉,都離不開拼搏奮斗的農業人的辛勤付出和惠農政策的落實。我區對玉米大豆復合帶狀種植區每畝補貼資金478元,對集中連片整治撂荒地100畝以上的種糧主體實行獎勵補助,獎補資金達350余萬元。整合資金356萬元,購買發放收割機臺、拖拉機臺、播種機臺等農機具140臺(套)。發放農機具購置補貼資金211萬元,補貼農機具1227臺(套),引導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投入農機裝備資金600余萬元,農機裝備水平大幅提升,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54%以上。

果品產業揚優勢 “鐵桿莊稼”富農民
秋分前后,中梁鎮的花牛蘋果迎來了豐收季。在三灣村的蘋果園和麥王山村的梨園里,果樹鱗次櫛比,枝頭掛滿了蘋果和梨子,顆顆飽滿的果實構成一幅“農村美、農業強、農民富”的立體畫卷。果園里歡聲笑語、果香四溢,果園外滿載著瓜果的農用車在蜿蜒的鄉間道路上來回穿梭,一派繁忙。
至今年,中梁鎮的果品面積達到4.3萬畝,實現了適宜種植果品區域全覆蓋,2022年,全鎮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16000元!盎ㄅ!碧O果馳名中外,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和“中國馳名商標”。目前,全區的蘋果面積穩定在31萬畝,年產值15億元左右。
時間回到四個月前,被譽為“春果第一枝”的秦州大櫻桃搶鮮上市。經過20多年的發展,羅玉溝區域的大櫻桃面積達到3萬畝,正常年景的產值達到4.5億元,是西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大櫻桃集中連片栽培區。
甘肅櫻桃看天水、天水櫻桃看秦州!扒刂荽髾烟摇睒s獲甘肅省著名商標,并成功注冊為國家地理標志品牌!扒刂荽髾烟摇逼放七B續三年入選由亞果會聯合10家行業媒體共同發起的“受市場歡迎的果品區域公用品牌100強”。2023年,在安徽合肥召開的二十二屆綠色食品博覽會上,“秦州大櫻桃”授權企業獲得了金獎。一張張質量清單的背后,是秦州區果業發展的生動寫照。
目前,全區以天水花牛蘋果、秦州大櫻桃兩大品牌為主導,建成9個果品產業片帶和11個優質設施早熟大櫻桃基,全區大櫻桃栽培面積8.7萬畝,年產量3.5萬噸,產值10.5億元,果品產業成了農民增收致富的“鐵桿莊稼”。

蔬菜藥材增活力 振興路上展動能
隨著“西菜南移”戰略的實施,一棟棟日光溫室如雨后春筍,在秦州廣袤的田野上拔地而起,棚內圣女果、黃瓜、西紅柿、辣椒長勢喜人。今年我區持續壯大優質高原夏菜生產規模,在16鎮通過種苗、肥料、地膜等物化補助,建成優質高原夏菜基地500畝,楊家寺鎮川道區、牡丹鎮大柳樹村、大門下街村等10大設施蔬菜基地和高原夏菜基地規模持續壯大,全力打造“秦州蔬菜”品牌。到戶產業項目扶持1.23萬畝補助辣椒苗6000萬株,涉及農戶2萬余戶,促進脫貧戶、邊緣戶、監測戶產業發展,有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區蔬菜生產規;、集約化、設施化水平明顯提高,蹚出了一條高寒冷涼山區發展設施蔬菜產業、促進農民致富奔小康的康莊大道。目前,全區蔬菜面積達到17萬畝,年產量45萬噸、產值12億元。
在中藥材種植方面,著力推進秦嶺萬畝連翹、牡丹草川萬畝中藥材基地提質擴面。在秦嶺鎮新栽植連翹標準化種植基地5000畝,在齊壽鎮張趙村打造艾草標準化種植基地1500畝,全區中藥材產業呈現良好勢頭,中藥材面積達到10萬畝,年產量達到2萬噸、產值5億元。
在農產品加工強鏈條方面,圍繞“特色發展、精深加工”謀篇布局,成立秦州區現代農業產業鏈招商專班,多次赴河南、天津、陜西等地考察學習,啟動實施日產10噸豆芽全自動化生產線、1000噸的全自動油料生產線、2條年分選5000噸蘋果自動化分選線,做足“農頭工尾、糧頭食尾”文章,提高農產品附加值。

擴規!伴_疆拓土” 強管理“脫胎換骨”
隆冬時節、萬物蕭條、天寒地凍。但在藉口鎮蘭花產業園內卻是溫暖如春、清香四溢,上萬盆形態各異、顏色鮮艷的蘭花爭相盛開、爭奇斗艷,慕名而來的人們在這里賞花、選購,嚴冬里的馨香給西北小城的春天帶來一抹暖色。
秦州區蘭花產業園是一個集農業生態種植、蘭花良種繁育、產品加工銷售、特色農業展示、生態休閑觀光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綜合產業園,園區占地面積100畝,建成高標準玻璃智能連棟溫室50畝,年產蝴蝶蘭為主的盆花300萬盆,穩定解決就業崗位100人。
同樣,在位于天水鎮楊灣的村的秦州區天水鎮產業集群基地,兩排高標準連棟溫室鱗次櫛比、整齊排列,筆直寬闊的產業路貫通園區。初秋時間,大棚內的釜山88號圣女果正值豐產收獲期,圓潤艷麗、緋紅剔透的果實掛滿藤蔓,農民們正忙著采摘銷售。目前,該基地投資已完成投資2000萬元,建成高標準連棟溫室56000平方米,大櫻桃連棟溫室1處4000平方米,這里種植的俄8、美早等大櫻桃早熟品種,相比大田種植可提前一月上市,達到填補春季水果市場空白、錯峰銷售提早上市的目的。
藉口鎮蘭花產業園和天水鎮產業集群基地只是秦州現代農業的縮影。秦州區堅持把發展設施農業作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抓手,在規模上“開疆拓土”、在管理上“脫胎換骨”,全力促進農業設施化、園區化、融合化、綠色化、數字化。全區建成鋼架大棚2萬余座、連棟溫室2500畝、日光溫室1500畝,培育出以櫻桃驛站、草莓小鎮、西瓜工廠、葡萄莊園為代表的一批設施農業新業態,種植面積達到6萬畝,產值10億元。
此外,區上還積極探索現代農業經營管理新模式,初步形成以龍頭企業為骨干、農民專業合作社為紐帶、家庭農場和種養大戶為基礎、多種生產經營主體并存的新型農業經營格局,僅今年上半年共培育引進龍頭企業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6家、家庭農場6家,“五有”標準合作社達到65%以上。至目前,全區現有龍頭企業124家、農民專業合作社2037個、家庭農場267家,擁有注冊商標15個,通過農產品質量認證的9個,通過農產品產地認定的5個,“林聯蜜園”和“羅玉大櫻桃”獲得了“全國百家合作社百個農產品品牌”認定,全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脫貧戶2.35萬戶。
共慶豐收,五谷豐登載歌載舞;
同謀發展,鄉村振興國富民強。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秦州區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甘肅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堅決樹牢保障糧食安全和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穩住“三農”基本盤,統籌抓好優勢特色產業壯大、新型經營主體培育、農產品精深加工、品牌打造和鄉村建設示范等“三農”重點工作,確保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撰稿:趙晨輝 攝影:楊文慧)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