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10月17日訊(記者 龐貴琦)凡人善舉傳遞真善美,道德滋養凝聚文明力量。在我們身邊,總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心懷大愛,用自己的一舉一動,擦亮城市文明底色,傳遞正能量,用普通的力所能及,幫助服務他人,給社會以溫暖。今天《秦州新聞》開設《天水好人》專欄,講述“天水好人”平凡樸素而又生動感人的鮮活故事,感受凡人善舉傳遞溫暖的力量。今天讓我們一起認識“天水好人”秦州區藉口鎮鐵爐村村醫嚴愛民。作為一名鄉村醫生,他行醫28年來,不管寒冬酷暑,無論刮風下雨,總是隨叫隨到,用熱情和醫術詮釋醫者仁心,守護一方百姓健康。2023年,他被評為第一季度“天水好人”。

在藉口鎮鐵爐村衛生室,記者見到了正在為村民看病的嚴愛明,他詳細地詢問患者的身體狀況,為他們診斷開方,提供基本的醫療服務。
“我們村上的這個醫生特別好,要緊了有啥病人了,一叫就來了,半夜都會來,來就把我們拉上走了,去陪著給我們把病看了,等著看完了就用車又拉回來了,車費也不要。”藉口鎮鐵爐村村民石珍珠說。
“作為一名鄉村醫生,守護老百姓的健康,為當地老百姓更好地服務是我的責任。”藉口鎮鐵爐村村醫 、2023年第一季度“天水好人”嚴愛明說。

作為鐵爐村唯一的村醫,他承擔著本村1000多人的基本醫療服務。由于為人敦厚勤快,在醫治病人時總是盡心盡力,附近村莊的人也總是找他看病,遇到行動不便的人,他也總是主動上門服務,久而久之,十里八鄉的村民有個頭疼腦熱,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他。
“吳家崖、楊家灣這一帶的人,有些腰腿疼,都上來到嚴愛明這里針灸,效果很好。有事隨叫隨到,有時半夜三更叫他就都到了,像南北二山隨時跑也不停,嚴愛明確實是我們村上的好大夫。”藉口鎮鐵爐村村民孫雙牛說。
“嚴愛民同志自從擔任咱們村的村醫以來,受到了全村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他本身思想品質特別好,自從他行醫以來,騎壞了18輛摩托車,現在私家車已經換了第三輛了,行程公里表上總共30多萬公里。”藉口鎮鐵爐村村委會副主任任四全說。
嚴愛明告訴記者,因受到父親的影響,當大夫是他從小的夢想。從定西衛校畢業后,他就開啟了行醫之旅,在近30年的行醫生涯中,嚴愛明行程80余萬公里,足跡遍布70多個自然村,共做了近300例闌尾炎、疝氣、子宮全切、靜脈曲張等手術,接生1000多例,醫者仁心在他身上得到完全體現。
“自從1995年到鐵爐村,到現在28年了,病人一打電話,我就著急病人的疾病痛苦,就馬上騎上摩托車到他家里看病。”藉口鎮鐵爐村村醫、2023年第一季度“天水好人”嚴愛明說。

行醫之道,以誠為本,行善濟貧。嚴愛明長久的堅持與付出,和村民建立的不僅僅是良好的醫患關系,還有溫情的守護。他時時刻刻為病人著想的情懷,也在附近村莊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嚴愛明同志的行醫足跡,遍布我們藉口鎮的全部村莊,還有關子的部分村莊和楊家寺的部分村莊,這些群眾對嚴愛民的醫術比較認可,他看不了的就連夜送到天水市去了,甚至有些連車費都不要,有些就收個油錢,老百姓都特別感動。”藉口鎮鐵爐村村委會副主任任四全說。
“最高興的時候就是病人得到救治,到村衛生室感謝我的時候。我看到病人康復了,心里也踏實了。我的醫術得到了病人的認可,我要用我的醫術為村民服務,把我的醫術價值發揮到最大。”藉口鎮鐵爐村村醫、2023年第一季度“天水好人”嚴愛明說。
身為一位鄉村醫生,嚴愛明滿腔熱忱地投身于農村的醫療工作,竭盡全力地為村民解除病痛,將自己最好的青春奉獻給了基層醫療工作。2023年第一季度被評為“天水好人”,是社會對他行醫生涯的最好認可。在村醫這個平凡的崗位上,他將繼續譜寫現代醫護人員的奉獻之歌。
“我對我們當地村民的感情非常深厚,這種淳樸的感情,是我從事村醫行業的動力,為村民做好保健工作,就是我的信念。”藉口鎮鐵爐村村醫、2023年第一季度“天水好人”嚴愛明說。(編輯 黃璐 陳每陽)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