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11月9日訊 初冬時節,在天水鎮的梁峁溝壑、村旁坡地,一片片綠油油的麥田、油菜猶如給大地鋪上綠色的地毯,微風吹過,麥苗隨風搖曳,一派生機盎然,處處“孕育”著豐收的希望。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民以食為天,糧穩天下安。黨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023年,天水鎮黨委、政府按照中央及省、市、區關于糧食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的要求,嚴守耕地紅線,采取“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加大撂荒地整治力度,確保耕地面積、播種面積、糧食產量“三不減”,穩步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全力守好糧食安全底線。采取“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先后在古集梁、東風梁、焦李村北山等地播種農作物面積總計超過5.8萬畝,其中小麥24780畝、玉米16920畝、油菜14480畝、玉米套種大豆2600畝,天水村黨支部、鐵堂峽村黨支部種植小麥各1000畝,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在糧食種植過程中,天水鎮多措并舉、因地制宜,不斷整合涉農項目,多方爭取惠農補貼政策,極大地提高村民種糧積極性,同時通過撂荒地整治增加耕地面積,穩定糧食種植面積。加強農業科技運用、應用良種等措施,進一步提升糧食產能,全面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促進農戶增產增收。

倉廩實,天下安。下一步,天水鎮將繼續扛牢國家糧食安全責任,深入貫徹落實國家“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始終把確保糧食安全作為全鎮“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和底線工作,不斷優化整合資源,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細化耕地用途管制,繼續加大撂荒地整治力度,大力推進糧食作物種植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鏈條化發展,不斷鞏固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供稿 天水鎮/編輯 趙雅琪 審核 楊旭)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