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融媒體中心11月29日訊(記者 龐貴琦 周磊)天隴鐵路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和我省“十三五”鐵路發展規劃確定的重點項目,進入四季度以來,施工單位緊盯工程節點,抓進度,保質量,目前,白家河特大橋及柳林隧道建設正酣,項目順利推進。

11月28日,記者在娘娘壩鎮天隴鐵路白家河特大橋施工現場看到,工人們正在緊張施工。據了解,白家河特大橋全長3513.28米,作為天隴鐵路全線控制性工程,該橋跨越白家河、李子園溝,緊鄰周邊醫院、學校、居民點,施工難度大、風險高。針對此種情況,施工單位采用連續梁及簡支梁設計,滿堂支架進行預壓施工方式。目前,白家河特大橋樁基、承臺、墩身的施工均有新進展。

“白家河特大橋現在已完成樁基280根,完成總量的三分之一,完成橋墩施工32座、完成承臺32個、墩身19個。目前,我們已進入冬季施工,準備完成3個零號段的施工!敝需F二局天隴鐵路Ⅰ標四分部白家河特大橋現場施工管理員朱胡平說。
進入冬季以后,氣溫降低,為橋梁施工帶來新的挑戰。為保證冬季橋梁施工安全質量,中鐵二局進一步強化措施,以保證橋梁混凝土澆筑質量達標。

“我們的保溫措施,采取棉被覆蓋、暖烘爐、油酊進行混凝土的保溫,保證混凝土質量和安全!敝需F二局天隴鐵路Ⅰ標四分部白家河特大橋現場施工管理員朱胡平說。
柳林隧道是天隴鐵路建設中的一塊“硬骨頭”。該隧道全長15152米,為單洞單線特長隧道,地層巖性較復雜,施工風險較高。中鐵二局始終堅持科學方法,狠抓工序卡控,分析壓縮各工序時間,保障工序銜接零延時。目前,天隴鐵路柳林隧道斜井完成挑頂施工任務。至此,柳林隧道輔助坑道已全部轉入正洞施工階段,為該隧道早日貫通奠定了基礎。

“柳林隧道進口目前掌子面完成1150米,年終計劃完成1400米的任務,仰拱完成1100米,年終計劃完成1300米,二襯年終計劃完成1300米,現在施工位置為下錨段綁鋼筋,避車道綜合綁鋼筋、關模型等!敝需F二局天隴鐵路Ⅰ標四分部柳林隧道現場施工管理員唐琪說。
白家河特大橋及柳林隧道項目毗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級水源保護地,對生態環境保護要求高。施工方按照“最小的破壞就是最大的保護”原則,對橋梁樁基和承臺墩身所產生的泥漿、沉渣進行沉淀分離、集中處理,并在攪拌站和隧道洞口均設置污水處理設備,對施工廢水和隧道涌水進行達標排放,最大限度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柳林隧道進口污水處理設備已調試完畢,已達到對污水處理達標排放!敝需F二局天隴鐵路Ⅰ標四分部柳林隧道現場施工管理員唐琪說。
“為了盡力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樁基鉆的過程當中,我們采用泥漿池進行分離,對承臺開挖土體進行整體的覆蓋,多余的部分,我們運到指定的棄渣場地,進行棄渣,對白家河最大限度地減少污染!敝需F二局天隴鐵路Ⅰ標四分部白家河特大橋現場施工管理員朱胡平說。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