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1月16日訊(記者 劉武鋒) 發展壯大特色養殖業是促進農民增收、推動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楊家寺鎮充分利用地域資源優勢,積極調整產業結構,通過政策引導、基地示范、資金扶持等措施,大力培育發展養殖業,從而走出了一條種養循環,群眾受益的特色產業化發展新路子。
寒冬時節,走進位于楊家寺鎮白家溝村的天水東林茂盛養豬場,一排排現代化豬舍整齊劃一,自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設施一應俱全,豬場生產的第二批3000多頭育肥豬已經出欄。
“一年出欄豬是3000頭到4000頭,從效益角度講,每頭豬賺200元到240元之間,養殖人員4個人,年利潤可觀。”天水市東林茂盛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建昌說。

據了解,天水東林茂盛4800頭標準化育肥豬場,是楊家寺鎮引進的首家生豬代養企業,自2021年投產以來,已給唐人神集團代養育肥豬六批兩萬余頭。同時,養豬場產出的糞污經過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進行發電,沼液、沼渣通過管道輸送到田間地頭,變廢為寶。
“目前,流轉土地1300畝,主要種植糧食作物,通過養豬產生糞便節約肥料,土地的收益大約一年是三四十萬元,效益可觀。目前有三個村三十多人在這邊務工,對當地群眾致富起到了帶動作用。”天水市東林茂盛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建昌說。

同樣,位于白家溝村的山里好種植家庭農場,已經完成了圈舍、設備的安裝調試,近期將進行生豬投產。今年,楊家寺鎮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項目獎補資金入股到山里好種植家庭農場建設,使得該企業養殖規模、標準化程度得到進一步提高。
“養豬已經五年,以前在楊家寺村上養豬,為了擴大生產到白家溝村,建成了秦州區山里好種植家庭農場。家庭農場建起來,已經建了4棟圈舍,有2400平方米,目前馬上要投產,第一批投放豬2000多頭,流轉的土地能進行種植,能帶動30多人務工。”秦州區山里好種植家庭農場負責人王軍說。

為實現村集體有收益、產業有發展、群眾有實惠的多贏效果。今年,楊家寺鎮通過“支部+合作社+公司”的發展模式,擴大養殖產業規模,提高經濟效益。近期,水灘坪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養殖的一千余只散養雞臨近出欄,頗受市場青睞。
“現在是第三批雞,三批累計毛收益達到32萬多元,純收益達到12萬元。計劃明年每月進購一千只雞苗,連續進購五個月,進一步發展壯大養殖規模,為村集體經濟帶來更好的收益。”秦州區楊家寺鎮水灘坪村黨支部書記邵宏斌說。

截至目前,楊家寺全鎮共有養殖戶504戶。其中,大型養殖場28家,畜禽養殖量達到17000多頭(只),已形成大型養殖場和大戶養殖為主的產業格局,為鄉村振興筑牢了產業發展基礎。
“近年來,楊家寺鎮充分利用地域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生態畜牧養殖產業。鎮上通過技術指導、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提質增效、項目支撐、結構調整、村戶聯合代養等方式,不斷拓寬養殖戶增收渠道,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活力,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保駕護航。”楊家寺鎮副鎮長白鈞說。 (編輯:陳每陽 責編:李 鑫 審核:莫曉燕)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