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融媒體中心1月17日訊(記者 龐貴琦)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關鍵。大門鎮把發展養殖產業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進一步加大政策引導和扶持力度,在養殖規模上持續發力,在多元發展上提質增效,帶動農戶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

位于大門鎮郭陳村的潤農心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2023年年出欄育肥豬580頭,良好的經濟效益讓合作社看到了養殖業的發展前景,合作社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共計31萬元,新建圈舍,擴大養殖規模。目前,新擴建的1000平方米豬舍已經完工。
“今年又新建了一棟圈舍,計劃在2024年3月,引進能繁母豬100頭,準備擴大經營,預計2024年出欄在1000頭左右。”秦州區潤農心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于旭平說。

同樣,大門鎮白寨村白家溝的易臺博悅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今年散養了2000只蛋雞,僅生產的綠皮雞蛋銷售額就達到了11萬元,蛋雞銷售后,還能產生21萬元的收益。養殖產生的效益,讓合作社擴大養殖的信心倍增。合作社又流轉36畝山荒地,準備擴大規模養殖。
“預計明年投產到8000只左右,一天的綠殼蛋產蛋量就能達到5000枚左右,目前蛋的銷售是供不應求的狀態。我們利用當地地理條件優勢,在山荒地發展散養的養殖模式!鼻刂輩^易臺博悅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易建忠說。

除散養雞外,易臺博悅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還發展生豬養殖,目前存欄1500頭。為了擴大養殖規模,在鄉村振興項目資金的扶持下,合作社今年新建了養殖圈舍,準備今年4月份啟用。
“通過政府的政策扶持,慢慢擴建,存欄量能達到1500頭,年出欄量能達到3000頭左右!鼻刂輩^易臺博悅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易建忠說。
浩辰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結合當地氣候條件,采取夏秋季散養和冬春季圈養相結合的方式,專門從事肉牛養殖。今年,合作社通過項目扶持新建了圈舍,養殖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
“現在存欄235頭,母牛170多頭,繁殖的肉牛有60多頭。圈舍是今年的鄉村振興項目,建了2000多平方米,設施基本上都是現代化的。”秦州區浩辰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成軍說。

隨著養殖效益的提高,合作社準備建成1000平方米的圈舍,用于擴大養殖規模。目前,已完成圈舍地基建設。
“今年6到7月份,圈舍建好,能養120頭牛!鼻刂輩^浩辰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成軍說。
以產業促振興。目前,大門鎮大力扶持養殖業,全鎮養牛戶達45戶,存欄1550頭;養羊戶達35戶,存欄2150只;養豬戶達23戶,存欄3500頭;養雞戶有15戶,存欄4500只,形成了以大型養殖場和大戶養殖為主的養殖格局,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養殖業成為大門鎮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為全鎮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