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楫篤行展宏圖區域發展譜新篇(十三)
——2023年秦州區科技創新發展綜述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1月29日訊 志存高遠自強不息,砥礪前行勇攀高峰。2023年,秦州區科技系統按照“強科技”行動決策部署,聚焦“三新一高”導向,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強化創新主體地位,集聚有限科技資源,攻堅關鍵核心技術,提升人才創新活力,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為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

——優化科技環境,完善創新要素保障。認真貫徹落實《秦州區強科技行動實施方案(2022—2025年)》《秦州區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制定了《秦州區2023年強科技行動重點任務分解方案》,印發了《天水市秦州區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天水市秦州區科技專家庫管理辦法》《天水市秦州區科技特派員管理辦法》等科技管理制度,建立了107名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專家庫,聘任了157名區級科技特派員,加快了政策鏈與創新鏈、產業鏈的有效銜接。
——強化主體地位,激發企業創新活力。通過落實科技惠企政策、拓展科技服務領域、組織實施科技項目等措施,引導創新要素不斷向企業集聚,推進創新鏈與產業鏈的深度融合,企業創新動力、創新活力、創新實力進一步增強。2023年,區級財政預算安排科技支出3918萬元,爭取和落實中央和省、市、區各級科技項目107項,項目和獎補資金2669.1萬元。全年共培育高新技術企業6家,省級科技創新型企業12家,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71家,認定省級技術創新中心1家,市級技術創新中心5家,完成技術合同成交額10.36億元,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28件,區域內7項科技成果榮獲市級獎勵。

——推進平臺建設,提升企業創新能力。通過引導企業整合創新資源,積極申報創新平臺,提升企業研發水平,破解一批行業關鍵技術,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高質量轉型發展。依托秦州省級農業科技園區,秀金山農業科技專家大院大櫻桃工作站,大力引進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工藝,實施省、市、區科技項目52項,引進新品種25個,推廣應用新技術35項,開展技術培訓380多期19000多人次,建立農業示范點(示范基地)5個,秦州區省級農業科技園區通過省科技廳驗收,兩家星創天地被認定為省級星創天地。深化院地院企合作,推進產學研用融合發展,華天、二一三等企業與西交大、蘭州大學、省農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技合作關系,實施科技合作項目12個,產出科技成果17個。

——加大項目支撐,助力企業技術攻關。鼓勵支持轄區內企業申報和爭取國家、省、市科技計劃項目28項,資金1513萬元,其中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項目1項、資金250萬元,省級科技計劃項目14項,資金1090萬元,市級科技計劃項目13項、資金173萬元;以區級重大專項的形式下達省級均衡性轉移支付獎補資金項目10項420萬元;下達區級科技計劃項目64項。這些項目的實施,對發揮財政資金的撬動引領作用,增強企業創新驅動后勁,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支撐產業強鏈、補鏈、延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起到了重要作用。
——落實獎補政策,鼓勵企業創新發展。按照省、市《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為天水恒方鑄業有限公司等21戶企業落實省級支持科技創新獎補資金210萬元,為天水天光半導體有限責任公司等28家企業落實市級支持科技創新獎補資金128萬元;全面落實《秦州區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為甘肅天水綠色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等70戶企業發放獎補資金91.6萬元。

——廣泛開展科普,營造科技創新氛圍。組織開展“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為主題的2023年度科技活動周,在“全國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普日”等重要時間節點,走進企業、學校、社區、農村,開展科技創新政策宣傳、科技創新成果展示、科技下鄉服務等系列宣傳活動,發放技術資料3000多份,咨詢人數10000多人。結合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開展“科普進萬家”“科技下鄉村”等系列科技下鄉志愿服務活動,以多樣化的宣傳形式把農業科普、青少年科普等方面的知識送到群眾家門口,宣講培訓科普知識,提高村民科學素質。動員企業參加第十二屆“創新引領創業筑夢”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甘肅睿洛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榮獲甘肅賽區成長企業組優秀獎。
——落實人才政策,培育鄉土創新人才。全面貫徹落實人才工作政策措施,不斷壯大人才隊伍,目前,全區共有各類專業技術人才10167人,區屬企事業單位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省領軍人才5人、省優專家3人、市級“雙創”人才9人。著力培育“土專家”“田秀才”,2023年以來,取得農民技術員資格12人,1人達到農民農藝師申報條件,2人達到農民高級農藝師的申報條件,4人達到鄉土人才申報條件。

新時代波瀾壯闊,新征程使命光榮。新的一年,新的征程,秦州區將堅持科技創新驅動,深入實施“強科技”行動,推動科技創新加快賦能高質量發展,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秦州篇章作出更大貢獻。(供稿:區委宣傳部、區科技局、區科協 圖片:區融媒體中心)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