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2月14日訊(記者龐貴琦)天水漆雕是甘肅省歷史悠久的地方傳統工藝,劉愛軍作為天水雕漆技藝市級非遺傳承人,面對當代市場審美,他不斷推陳出新,讓天水雕漆傳統技藝主動擁抱市場,創新發展。
當記者來到劉愛軍的天水雕漆工作室時,他正在趕制專門在春節期間出售的雕漆葫蘆小禮品。據他介紹,目前他在制作傳統屏風、漆盤等傳統大件雕漆工藝品的同時,也著手制作一些小而精的產品,填充小件雕漆產品的市場空白。
“對天水的老顧客老朋友精心準備了一兩個系列的產品。第一個系列就是茶、茶具系列,還有一個就是首飾。”天水雕漆技藝市級非遺傳承人劉愛軍說。

做一件完整的雕漆作品,需要經過制胎、堆漆、間顯、蔭干、拋光等十幾道大工序,上百道小工序,整個流程都是手工打造,一件雕漆品的制作周期,少則數周至半年,多則需要兩三年。劉愛軍就在一次次打磨、一層層髹涂等工序中,傳承著這古老的技藝。
“尤其在做小件,比如說葫蘆、大漆珠的項鏈、耳墜子、茶杯子這些是憑借光亮,抽象美的花紋而展示出來,這是一個變化。所以說漆器的工藝也是隨著產品變化。”天水雕漆技藝市級非遺傳承人劉愛軍說。

劉愛軍告訴記者,設計作為雕漆產品制作的關鍵環節,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顯得尤為重要。所以他在設計產品時,會緊跟市場動態和消費者的審美情趣,不斷推陳出新,創作出符合市場需求的雕漆工藝產品。
“如果有好的設計,那這個東西,可以說是打開市場的利器。最關鍵就是設計,如果說沒有設計,那不可能出現一個令人尖叫的產品。”天水雕漆技藝市級非遺傳承人劉愛軍說。

活到老學到老,這是劉愛軍在雕漆技藝上秉持的理念。從業多年來,他將每一次制作漆器的過程都看成自己研究和學習的機會。如今,劉愛軍在傳承傳統技藝的基礎上,將更多的精力傾注于文創產品的開發上,讓雕漆技藝走進普通百姓家。
“根據市場的需求,有訂制的方面以及還有裝飾裝修、屏風這些方面的變化。隨著這些年旅游市場的興起,旅游紀念品以及禮品這些,比如首飾盒、小屏風、花瓶等等。”天水雕漆技藝市級非遺傳承人劉愛軍說。
近年來,隨著雕漆技藝的日臻成款和不斷改良,劉愛軍將天水雕漆傳統的填嵌、描金、堆漆彩繪等工序巧妙搭配、靈活應用,創作出了一件件讓人驚艷的產品,讓雕漆這一穿越千年的“緩慢的藝術”在傳承與創新中煥發生機。
“漆畫是漆藝里面純藝術的一個分支,就好像國畫、油畫、版畫。漆畫是純美術的,它和漆器不一樣,所以說未來我想在更高端的漆畫上攀登一下高峰。”天水雕漆技藝市級非遺傳承人劉愛軍說。
(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