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2月29日訊(記者 崔磊) 古樹名木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寶貴財富,為了更好地保護有50年以上樹齡的后備古樹植物資源,近日,區園林中心在原有植物資源普查的基礎上,選定118株樹木作為后備古樹,啟動實施后備古樹掛牌工作。

在人民公園、藉河北路等城區多地,記者看到,區園林中心工作人員正在為后備資源樹木懸掛銘牌。此次制作的后備資源樹木銘牌使用了抗腐蝕材料,采用具有伸縮性的彈簧纏繞方式,既不損傷樹木,又能為樹木生長留足空間,更有利于樹木的保護。
“組織5名工作人員,今天下午共完成人民公園12株后備古樹掛牌工作,其中包括旱柳、金銀忍冬、側柏、紫薇4個樹種的掛牌工作。我們采用拉簧固定掛牌,對樹木進行一定的保護,掛牌高度在兩米以上,便于市民識別觀賞。”秦州區園林建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李小鵬說。

記者注意到,每一株后備古樹銘牌上面都有樹木名稱、科屬、樹齡、責任單位等具體信息,銘牌右側還有一個二維碼,市民可通過微信掃碼了解該株后備古樹的相關信息,進而引導更多的人了解后備資源樹木的價值,提高人們愛綠護綠的意識,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到保護后備資源樹木的行動中來。
“我們預計于3月中旬掛牌結束后,將做一個跟蹤,保證它長期能正常使用。如果出現問題,我們能定期更換,保證它能一直在廣大群眾面前做一個知識的科普,讓大家對我們的古樹進行多方面、全方位的了解。”秦州區園林建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周麗珍說。

據了解,古樹一般是指樹齡在100年以上的樹木,古樹后備資源是指樹齡在50年以上不滿100年的樹木。下一步,區園林中心將定期對后備資源樹木進行巡查,加強病蟲害管理,對長勢較弱的樹木采取相應保護措施,及時處置影響樹木生長的不利情況,為后備資源樹木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我們在擁有歷史底蘊的同時,古樹也是我們歷史的支撐,它是我們長久以來歷史的見證,是我們的活化石。在保護的過程中,通過日常的復壯,對它們的生長環境進行了改善,讓它們得到了全面細致的照顧,更好地生長。”秦州區園林建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周麗珍說。 (編輯:陳每陽 責編:羅祺揚 審核:莫曉燕)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