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4月23日訊 布谷飛飛勸早耕,舂鋤撲撲趁春晴。連日來,按照鎮黨委的統一安排,天水鎮各村兩委干部帶領村民,搶抓雨后墑情好的有利時機,在村集體責任田里,動用農業機械,在全鎮掀起玉米種植熱潮。這也是天水鎮培育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增長極”、守住糧食生產“安全線”的具體舉措。



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是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重點和難點,也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保證。近年來,天水鎮始終堅持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抓手,著力在黨建引領、產業發展、政策扶持等方面動腦子、想法子、出點子、找路子,多措并舉、精準發力,“守耕地紅線、保糧食安全”,積極探索“閑置土地+N”模式,采取撂荒地整治、土地流轉等多種方式,整合農村閑散地、低效地、撂荒地,開展糧食種植。去年秋季,依托“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項目,流轉土地、整治撂荒地,在天水村種植小麥1000畝,鐵堂峽村種植800畝,預計產量150萬斤,產值176萬元,全部用于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今年,鎮黨委、鎮政府繼續扛牢國家糧食安全責任,審時度勢、因地制宜,要求各村繼續加大撂荒地整治力度,合理流轉土地,全鎮26村兩委每村種植玉米不得少于100畝,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目前,天水、青年等10多個村已基本種植完畢。天水村黨支部書記武鎧云說,天水村今年流轉土地60畝,整治撂荒地40畝,全部種上了玉米,秋季成熟后,預計產糧10萬斤,產值11萬元,全部歸村集體所有,壯大村集體經濟。

下一步,天水鎮將繼續以“強組織、增收入、夯基礎、促發展”為主題,始終扛牢國家糧食安全責任,做好黨建引領產業興旺的“大文章”,立足糧食產業發展基礎,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跑出“?诩Z”“富口袋”的產業發展加速度,筑牢鄉村振興根基,讓家園更美好,生活更幸福。(供稿 天水鎮 編輯:陳 悅 責編:楊 旭 審核:莫曉燕)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