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7月4日訊(記者 楊文慧 實習記者 戴雨亨)華岐鎮草灘村海拔較高,氣候寒涼,種植夏菜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今年以來,華岐鎮草灘村立足氣候資源優勢,試種的300畝架豆,長勢良好,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找到了新的產業之路。
日前,記者在華岐鎮草灘村高原夏菜種植基地看到,一壟壟深綠的豆角秧爬滿桿架,秧苗上開出朵朵白花,長勢喜人。田間地頭隨處可見農戶穿梭期間,忙著除草、引架。
“壯大村集體經濟產業300畝,一畝苗子大概能種1200多苗,總共能種67萬株左右的苗子。”華岐鎮草灘村村委會主任王紅兒說。

海拔高、光照時間長、氣候涼爽,是草灘村種植架豆、辣椒等高原夏菜的特殊優勢。草灘村將種植技術相對簡單的高山架豆作為特色產業來培育,不僅方便了村民種植培育,也為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預計今年收益200多萬元,銷售方面的話,別人有早期賣的,我們已經屬于晚期了,所以更能賣個好價錢。”華岐鎮草灘村村委會主任王紅兒說。

出門就能務工,下地便可賺錢。高原夏菜的種植不僅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還提供了靈活多樣的就業崗位,在種植、田間管理、采摘等環節,當地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
“我們從四月就開始覆膜,覆完就點刀豆籽,籽點完之后就除草,草除完之后就搭刀豆架,架豆王的長勢特別好,我現在已經干了兩個多月了,一天是80元的工資。”華岐鎮草灘村村民張惹娃說。

高原夏菜的成功種植,為華岐鎮發展蔬菜產業闖出了新路子。今年以來,華岐鎮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按照“村集體+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發展理念,在“特”字上找出路,在“專”字上做文章,搶抓政策機遇、深挖潛力優勢,積極破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難題,助推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
“草灘村高原夏菜種植基地是我鎮對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和農業生產有機結合的有益嘗試,不但推動了蔬菜產業的發展,而且讓村民在家門口務工就業,增加了收入。同時也進一步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引領了富民產業。下一步,我們將在全鎮范圍內推廣這種發展模式,為我鎮鄉村振興打下堅實的產業基礎。”華岐鎮副鎮長王鋒說。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