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融媒體中心7月24日訊 近年來,中梁鎮堅持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加強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夯實黨在農村執政基礎的戰略之舉,堅持統籌規劃、整體推進,扎實開展2024年村級集體經濟“強基突破”行動,帶領人民群眾先行先試、敢闖敢為,不斷提升村級集體經濟“造血”能力,切實為黨群共同致富精準賦能。

支柱產業互補法。立足果品產業大鎮定位,在積極探索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路徑模式的基礎上,成立中梁鎮農資經銷綜合服務站,采用“政府引導、支部領辦、村企聯營”的運營模式,為全鎮1.9萬村民提供農資銷售送貨上門和農業技術信息等便捷高效的農資服務,極大方便了中梁群眾的農業生產。同時為村民提供10個穩定就業崗位,預計年銷售額達300萬元。在趙家河村建成占地5畝的大櫻桃交易市場,吸引羅峪溝10村村民、郵政順豐等快遞企業和廣大外地客商前來交易,助推全鎮村級集體經濟發展。

特色產業帶動法。立足區位優勢,充分挖掘資源資產,因地制宜發展觀賞魚養殖產業,由趙家河村黨支部領辦的云錦園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出資,建成占地1000余平方米的云錦園觀賞魚養殖培育基地,建成溫室大棚2座,育苗池8個、亞成魚和成魚池20個、錦鯉養殖池1個、蝴蝶鯉養殖池3個,已與花鳥市場5家水族商家和12家線上觀賞魚電商商家達成購銷協議。目前銷售收入約3萬元,小小魚兒成為了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源頭活水”。

盤活資產資源法。整合原天松公路養護道班和村集體閑置土地資源,在馬周村建成占地2004平方米果品交易市場1處,配套果品收購棚12個、門衛室1個、辦公室1個、商戶宿舍9間、衛生廁所1座,滿足了果品收購客商的基本生活和果品交易需求。進一步提高了果商接待能力、方便了物流運輸、節約了果農運輸成本、減少了果品損耗,輻射帶動我鎮馬周、座崖等7村8000余人、2.1萬余畝果品及周邊新陽、關子、藉口3鎮15村3萬余畝果品的銷售,創造了120個就業崗位,實現了農戶和村級集體經濟增收、果商滿意的“雙贏”局面。2023年,市場共交易蘋果1500萬斤左右,交易額達5250余萬元。
飛地抱團經營法。中梁鎮劉家河村積極爭取中央“三部委”扶持項目資金,利用馬家窯村林地資源優勢,通過股份合作方式,建立跨村域的聯合體,共同投資經營林下養雞場,建成雞舍1座360㎡,散養雞舍5間,飼料儲備間1間,可容納養殖6000余只雞苗。積極探索學習現代化的養殖管理模式,與當地合作社和餐廳飯館緊密合作,實現產業鏈延伸,提升產業附加值,實現可持續增收。
勞務服務創收法。為盤活鄉村剩余勞動力,提高勞動力轉移就業組織化程度,村黨組織牽頭成立五家勞務合作社,儲備24名項目工程帶頭人、117名工匠藝人和18臺大中型機械設備。通過發揮中樞紐帶作用,為用工企業提供可靠勞動源,為剩余勞動力搭建就業平臺,形成用工企業放心、務工群眾安心、勞務合作社舒心的三方勞務合作機制,實現由無序流動就業向有序就業轉移,帶動農村富余勞動力實現靈活就業、穩定增收。

村社合作聯營法。采取村黨支部引領,股份經濟合作社和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合作經營的方式,在金李村建成27座果蔬大棚,配套實施1000米U形排洪渠,培育發展經濟效益好、綠色環保的果蔬產業,加強與果蔬市場、超市飯館對接直銷,穩定銷售渠道,不斷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供稿 中梁鎮)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