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融媒體中心8月20日訊(記者 李欣 劉武鋒)智能環控、智能喂養……近年來,秦州區畜牧業以標準化、循環化、綠色化、數字化為引領,加快實現從傳統養殖向智慧養殖、生態養殖跨越發展。

在西坡梁天水潤聯牧業有限公司的一片空地上,工人們正忙碌地架管支模。這里建的不是工業廠房,也不是普通的圈舍,而是給豬準備飼料的“牧場中央廚房”。目前,“牧場中央廚房”工程量已經達到60%以上,基礎工程將在十天左右結束,接下來將進行設備安裝與調試。
“牧場中央廚房主要是給我們(豬場)的育肥區、母豬繁育區集中化供應飼料,通過管道能精準化地供應飼料,牧場中央廚房的好處主要是集中供應、集中管理。”天水潤聯牧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馮東帆說。

在天水潤聯牧業有限公司生豬養殖繁育區內,現代化生豬養殖樓舍已建設完畢,母豬產崽室、妊娠室等已全部建成,設備安裝完畢,工人正在進行最后的掃尾工作。
“母豬繁育區以后能繁育八百多頭,分了十個單元,每一個單元里面分了四個區,功能區目前來說,還是比較完善的。”天水潤聯牧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馮東帆說。


在繁育區,每個分娩室有產床36個,按照2列,每列18個產床進行擺放,產房內飼料、環控、供暖、飲水等系統均采用全自動化設備。豬舍還安裝了新風系統,通過對外面的空氣進行凈化,改善生豬養殖環境。
“母豬繁育這一塊,要求比較高一些,尤其對產房這一塊,我們采用的地暖,還有一部分保溫系統,對溫度隨時控制,需要溫度達到多少度,有一個終端,就會自動控制溫度,不需要人工去調節。”天水潤聯牧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馮東帆說。

天水潤聯牧業有限公司一體化現代化生豬養殖項目,旨在通過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的生態養殖,致力于建成種豬、育肥、飼料倉儲一體化豬場及相關配套設施產業鏈條。
“通過‘牧場中央廚房’對飼料能更精準地對每一個區域進行喂養,我們在不同原料里面能更好地進行調配,母豬的生產環節、育肥生產環節,一年四季的產能不受某些方面的限制,能夠更穩定地奠定很好的基礎。”天水潤聯牧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馮東帆說。

數字化管理正在成為畜牧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引擎,通過精確管理和科學喂養,實現智能環控、智能喂養,提高養殖產品的質量。近年來,區畜牧獸醫事務服務中心通過不斷推廣應用新技術、新成果,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促進養殖業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為鄉村振興及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我們秦州區通過招商引資,以及財政扶持,使生豬產業得到了全面加強,全區生豬飼養量已經接近30萬頭,規模養豬場的標準化養殖場已經達到了20余家,規模上比原來有了很大提升。”秦州區畜牧獸醫事務服務中心主任邵小強說。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