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8月22日訊 時下,走進天水鎮草莓小鎮的草莓育苗棚,只見一棵棵草莓苗長勢旺盛,30多位工人在不停忙活,有的從育苗盤內小心刨出草莓苗,有的將刨出的草莓苗剪去太大的葉子,整理裝袋,還有的將草莓苗一層一層,整齊地擺放在紙箱內,打包,準備運走,分工井然有序,陣陣笑聲不時傳來。

草莓小鎮自成立以來,在自己采購苗木的同時,對省內外草莓苗圃進行考察調研,發現我省在草莓組培繁育方面屬于空白。為了彌補這一空白,更新省內草莓種植苗木生產代謝,提高草莓生產質量和產量。草莓小鎮在2023年引進專業隊伍和設備,組建天水市內第一個草莓組培繁育工廠,并于今年實現投產。
“草莓育苗是草莓豐收的關鍵,今年引進復壯生產的品種有紅顏、章姬、香野、粉玉二號等11個高端草莓品種,生產苗共計90萬株,苗木在投產當初已實現網上訂單銷售。銷往省內陜西、新疆、山東,省內蘭州、白銀、市內麥積、甘谷、清水等地。目前正在進行苗木起苗、分級、裝箱、打冷。逐步運送至銷售地,自三月至九月這兩個季度將實現產能110萬元左右。實現了我們從購買別人家草莓苗,到現在自己育苗買給別人的轉變。”草莓小鎮工作人員孫婷婷說。

據了解,草莓苗出售期間,草莓小鎮每天需雇傭村民30余人在此務工,可為每位村民每天增加80到150元不等的收入,使他們不出家門就近務工,照顧了家里,增加了收入,學到了一定的技術。五年來,草莓小鎮不斷延伸草莓產業鏈,逐步建成集草莓育苗種植、管理銷售、觀光采摘于一體的綜合性特色產業基地,讓周邊村民搭上了致富快車。

鄉村要美,村民更要富。近年來,天水鎮將發展鄉村特色產業作為拓寬村民增收致富渠道的有力抓手,積極引導村民找準產業路,讓本土特色產品成為致富金鑰匙,鼓起村民們的“錢袋子”。(供稿 天水鎮)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