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8月28日訊(記者 崔磊)發展特色產業是增收致富、激發鄉村活力、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大門鎮田于村立足資源優勢,積極發展花卉產業,增強村級集體經濟“造血”功能,讓“美麗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走進大門鎮田于村鮮切玫瑰產業園連棟溫室大棚,一株株玫瑰花含苞待放,一股股花香撲鼻而來。工作人員正在采收、包裝、發送玫瑰產品。據了解,該產業園去年9月成功試種高原紅、艾莎、洛神3個品種,今年春季又完成了11個品種鮮切玫瑰的種植,目前已全部實現上市銷售。
“大門鎮田于村的鮮切玫瑰產業園,建成于2023年8月,建成的初衷是為了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經過考察,我們發現田于村的土壤適合種植鮮切玫瑰,目前共種植了高原紅、洛神、艾莎等11個品種,這11個品種是我們秦州區、麥積區市場上銷量最好的品種。”大門鎮田于村黨支部書記 、村委會主任王文輝說。

玫瑰花,外形精致優雅,明艷動人,主要用于觀賞。大棚玫瑰一年可以采摘多茬。村上通過對接云南斗南花卉市場,打通本地鮮花批發商零售商等多種方式,擴大本村玫瑰系列產品的銷售渠道。
“從6月底到7月份,我們給秦州、麥積的花店免費送樣品,讓他們試銷售7月底,從試銷售變為對花店的供貨。目前,總共供應秦州區、麥積區50余家花店。”大門鎮田于村黨支部書記 、村委會主任王文輝說。

為了讓玫瑰產業園發揮更大的產出效益,產業園積極爭取項目扶持,建設補暖設施、智能監測設備、補光設施及二氧化碳排放系統等設施。同時,引進云南、成縣兩地花卉培育高級園藝師,組建專家人才團隊,破解種植技術難題,通過硬件軟件雙提升,推動玫瑰產業提質增效。
“通過高壓噴霧和采暖設施的增加后,我們一年在原計劃采摘3茬的基礎上,采摘能夠達到5茬,和云南昆明一年5茬相持平。在種植技術方面采取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的方式,在云南老師的指導下,我們目前農藥化肥都是從云南昆明運過來的。”大門鎮田于村黨支部書記 、村委會主任王文輝說。

近年來,大門鎮田于村始終把發展特色產業作為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有效途徑,在“特”字上找出路、在“專”字上做文章,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持續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
“大門鎮將始終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紅色引擎,按照‘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發展思路,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融通供應鏈,增強產業穩定性和競爭力,走出一條‘黨建領航、產業興旺、民富村強’的產業強基路子。”大門鎮副鎮長王永利說。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