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10月8日訊(記者 龐貴琦 實習記者 董詩雨)寒露時節,螃蟹的肉質最為細嫩,味道鮮美,蟹黃也基本到了最為豐滿的時候,娘娘壩鎮小南峪村20萬只螃蟹,迎來最佳成熟期,陸續新鮮上市。
又到一年菊黃蟹肥時。走進炬晟蟹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養殖基地,占地50余畝的三個養殖塘在秋風的吹拂下波光粼粼,養殖人員沿池塘為螃蟹投放飼料,給螃蟹進行“加餐”育肥。
“今年投放蟹苗20萬只,二月份左右投放的蟹苗,一直喂養到中秋節左右大量上市。目前,我們的母蟹長出來有二兩左右、公蟹有三兩左右。”炬晟蟹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維維說。

為養出品質更好的螃蟹,炬晟蟹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工作人員,在池塘里種植水草,為螃蟹投放田螺、螺螄,并配以玉米、大豆等飼料,按周期投喂,讓螃蟹品質又有了較大的提升。
“因為這邊的水質好,喂養的飼料也多,池塘里面種的水草、喂養的田螺,螃蟹蛻殼后喂養的成品魚。”炬晟蟹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維維說。

十一小長假期間,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會長王旭峰,慕名來到娘娘壩鎮小南峪村炬晟蟹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養殖基地,對螃蟹養殖現場觀察,并品嘗了新鮮的螃蟹,鮮嫩的肉質,讓他贊不絕口。
“因為天水山好、水好、環境好,只有優良的環境,才能孕育出優良的農產品,這些大閘蟹撈起來都是背青、肚白、精爪、體壯,它們絲毫不亞于陽澄湖的大閘蟹。”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會長王旭峰說。
科學的喂養方法,只是螃蟹品質好的其中一個因素。好的農產品,還必須依附獨特的自然條件,娘娘壩鎮良好的自然條件,成就了大閘蟹的高品質。
“這里海拔更高,溫度相對較低,所以大閘蟹的生長周期長,長得更慢一些,體格會略小一點。”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會長王旭峰說。

從2017年開始,秦州區炬晟蟹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始試養螃蟹,七年來,通過不斷學習借鑒外地先進的養殖技術,積累養殖經驗,螃蟹品質有了大幅提升,養殖規模不斷擴大,收益也是水漲船高。
“今年的螃蟹比去年的個頭大些,今年會比去年更好些,成活率更高,今年投放了20余萬只,估計能賣到80余萬元。”秦州區炬晟蟹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維維說。

好山好水出好蟹。潛在的市場前景和優良的螃蟹品質,給了合作社養殖的巨大信心,也促進了當地特色產業的發展。下一步,炬晟蟹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將通過推廣優良品種和養殖新技術,讓更多的市民品嘗到本地的泉水大閘蟹。
“螃蟹在中秋節已經大量上市,因為水質好,今年比去年的螃蟹個頭大些,貝殼青、肚子白、肉質細膩,像我們的螃蟹一直能賣到春節。”秦州區炬晟蟹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維維說。
“咱們的秦州大閘蟹,完全是自然生長,所以它的肉質甜、味道鮮、蟹黃足,這才是真正來自大自然的饋贈。”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會長王旭峰說。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