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11月14日訊(記者 高世飛)立冬后,秦州區的冬花迎來了采收季,村民們忙著將采摘好的新鮮冬花拿到市場交易,中藥材收購加工廠也第一時間將收購的冬花銷往全國各地,呈現出一派人勤農忙的中藥材豐收景象。近年來,關子鎮因地制宜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業,不僅拓寬了群眾的“致富路”,也為鄉村振興開出了致富“良方”。
款冬花,又名款冬、冬花,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走進位于關子鎮的天水振宇工貿有限責任公司,映入眼簾的是一派熱火朝天的交易景象,工人們正在對剛收購的冬花進行晾曬、分揀、過秤、包裝,準備銷往全國各地的藥材市場。
“家里總共種了三四畝,今天帶了127斤,過來到這里賣,價錢每斤是13.5元。”關子鎮石川村村民廖晶晶說。

“今年種了不到3畝,現在挖,每斤賣12.5元,這一袋子就能賣500元錢。”關子鎮安家山村村民安元朝說。
“我們的冬花已經上市了七八天了,再有一周就集中大量上市。現在一天收購兩三噸,上貨的時候要收十噸到二十噸貨了。冬花銷往廣州、亳州各大藥材市場,銷售量也快,基本上出來的干貨都就銷售完了。”天水振宇工貿有限責任公司管理人員縣雄說。

除加工冬花外,天水振宇工貿有限責任公司還加工生產杏核、柏籽等中藥材,原材料均從附近鎮村收購,形成了中藥材種植、收購、加工的產業鏈,在為當地村民提供農閑時就業崗位的同時,也有效保障了村民中藥材鮮貨銷售問題,拓寬了群眾的“致富路”。
“今年的冬花剛好上市了,我們抽空過來幫著曬一下,攪一下,翻撿一下。一個月下來就能掙2000元到3000元,對于看孩子的人來說,也挺好的,孩子照看了,錢也掙了。”關子鎮西溝村村民康轉說。
“剛開始用工是10個人,到量大的時候用工人數會達到三四十人到四五十人,全部是撿冬花的。周邊給學生做飯的,空閑的人就全部過來到公司撿冬花,帶動周邊的無業人員增加點生活費,提高生活質量。”天水振宇工貿有限責任公司管理人員縣雄說。

興一個產業,富一方百姓。中藥材產業發展讓種植戶和務工群眾受益,為群眾拓展了增收渠道。2024年,關子鎮共種植冬花、半夏、黃芪、當歸等中藥材4014畝,其中冬花種植面積達3868畝,半夏種植面積達36畝,黃芪種植面積達36畝,當歸種植面積達74畝。下一步,關子鎮將緊緊圍繞“鄉村振興、產業先行”的理念,把特色產業作為發展農村經濟、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進一步豐富中藥材種植種類、擴大種植面積,使中藥材真正成為促進群眾增收的“良方”。
“今年冬花的長勢比較好,我估計一畝地收400到500斤左右。我們這里的冬花主要是質量好,首先顏色紅,冬花花苞大,質量好。我們明年將繼續種植100畝冬花。”藉口鎮楊家灣村村民楊海軍說。
“通過‘合作社十基地+農戶’模式,進一步扶持企業發展中藥材種植及配套加工,促進中藥材產業提質增效。目前正是冬花上市期,我們積極引導中藥材收購商進行收購采購工作,讓村民盡快出售中藥材,進一步帶動農戶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關子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主任王亞韋說。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