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融媒體中心12月25日訊(記者 高世飛 李欣 楊文慧)老年助餐一頭挑著民生,一頭連著民心。今年以來,秦州區聚焦老年人所需所盼,積極開展老年助餐服務試點建設,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吃到物美價廉、營養豐富的“暖心餐”,切實提升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
“老有所養”,從一餐暖心飯開始。中午時分,在楊家寺鎮石馬村農村助餐點,留守老人們正在這里用餐。工作人員按照當地多數老人的生活習慣,準備了面條和下飯小菜。
“我們孩子都在外面了,再沒人做飯,自從這兒建好以后,我就吃得不一樣了,飯一天變一個花樣。”楊家寺鎮石馬村村民趙水代說。
“領著孩子過來吃一點,方便,要不然孩子哭鬧著做不熟飯。這里的飯菜味道很好,很香,價格合適。”楊家寺鎮石馬村村民田菊蘭說。
“每天早上是喝茶吃饃,中午是面條或者炸醬面,一天變一個新花樣。晚上是兩到三個菜、湯、饃饃這些。用餐人數在50人左右,每天比較固定。再加上有些農忙的時候,外出的人回來,也都可以吃到放心的飯。”楊家寺鎮石馬村村委會副主任馬給存說。
一日三餐對老人來說,不僅是基本的生活需求,還是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來源。每到中午十一點半左右,大城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社區餐廳就熱鬧起來,大廚精心烹飪好了魚香肉絲、宮保雞丁、大盤雞、清炒油菜等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飯菜,老人朋友根據自己的飲食習慣和喜好,選擇好可口的飯菜,端到桌上就餐。
“感覺還不錯,環境、飯的味道都挺好。”社區居民辛春花說。
“飯菜可口,干凈衛生,主要是干凈衛生,環境各方面也都不錯。”社區居民郭永義說。
同樣,在西關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幸福食堂”,菜品葷素搭配合理,涵蓋多種食材,確保老年人能夠獲得全面的營養。老人們陸續來到食堂,井然有序地打飯、就餐。大家三三兩兩坐在一起,邊吃邊聊天,氛圍其樂融融。
“我覺得飯菜特別可口,適合我們老年人。‘幸福食堂’開得非常好,對附近居民來說是非常方便的事,我們也會結伴過來,吃完飯還可以娛樂。”社區居民程燕平說。
“這里干凈衛生,我們老人有些是單身,這里吃很方便,我們吃得心里很高興。”社區居民汪歲香說。
除了提供優質實惠的餐飲服務外,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還積極拓展養老服務功能。在中醫理療室,飯前飯后就餐的老年人還可以免費測量血壓、身高、體重、心率、指脈壓、血糖,體驗按摩椅等健康服務項目。在圖書閱覽室,老年人可以看書看報。豐富的健康娛樂服務項目讓老年朋友們在用餐的同時,也能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況,讓身心得到放松與愉悅。
“吃完飯還有按摩、測血壓,服務態度挺好的。”社區居民徐秀蘭說。
“我已經來了第三次了,里面還有健身器材、按摩椅,還有做的艾灸儀,都挺好的,他們的服務很熱情。”社區居民劉慶華說。
“我們就是為了能夠打造一個綜合性的養老服務,讓我們的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大城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負責人鄭華說。
小飯碗里裝著大民生。促進老年食堂持續健康發展,不僅能為老人解決吃飯問題,更成為提升家門口養老幸福指數的關鍵一環。據了解,今年秦州區建設的3個城市老年食堂、4個農村助餐點已全部正常運營,月助餐量達3000人次。下一步,秦州區將根據養老覆蓋實際情況,在今年建設基礎上引導餐飲企業拓展線下社區助餐點,逐步打造“準中央廚房”形式,三年內形成城市老年助餐服務網絡,最終建成實惠、便捷、優質、安全、老年人滿意的“幸福食堂”。
“我們將不斷擴大老年人‘幸福食堂’覆蓋面,強化服務供給能力,為失能、半失能困難老人提供預約點餐、上門送餐等服務,讓老年人的‘幸福餐盤’從‘舌尖’暖到‘心尖’。”秦州區民政局養老和兒童福利股股長辛凱說。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