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融媒體中心12月28日訊(記者 龐貴琦)打造一刻鐘便民服務圈是2024年秦州區十件民生實事之一,經過一年的建設,秦州區一刻鐘便民服務圈覆蓋了全區45個社區,覆蓋率達到了100%,讓居民生活“近”享便利。
在一刻鐘便民服務圈建設初期,秦州區商務局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等,多維度調查走訪摸底,精準摸清主城區45個城市社區人口結構、商業布局、業態配置等底數,為開展“一圈一策”提供依據。育生巷早餐一條街就是在排摸的基礎上依據群眾訴求,搭建了全新的遮陽棚,改善了就餐環境。在這里賣早點的攤主倪瓊,對改造后的環境很滿意。
“棚子搭起來以后,顧客到我們這里來吃早點,都反映環境變好了,我們做起來也舒心一些。”育生巷早點攤主倪瓊說。
打造一刻鐘便民服務圈,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了解各個地方的商業服務業態。在打造過程中,秦州區充分發揮省級獎補資金撬動作用,完成了購物商場、連鎖早餐店、連鎖藥店等商業店面的升級改造。寶康大藥房就是經過升級改造后納入社區服務的企業之一,在政策的引導下,藥房推出了一些基本服務,滿足居民就近享受醫療服務。
“進店顧客可以免費休息、免費測量體重,跟健康咨詢師進行溝通,免費給顧客測血壓、測血糖。”新華路一刻鐘便民圈寶康大藥房二十八分店經理魏凡說。
分門別類劃“圈”,是打造一刻鐘便民服務圈的重要工作,秦州區按照基礎型、提升型、品質型三大類型,將城區劃分為15個生活圈,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引導便利店、家政服務點等業態進社區,以推動居民能就近享受到基本的服務。愛家社區菜店有限公司作為一家連鎖日用品銷售企業,通過布局調整與店面改造,提升服務質量,滿足群眾日常需求。
“為了全面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費需求的多樣化,一刻鐘便民店在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我愛家公司下屬7個連鎖店,對門店設施設備進行了升級改造,以便提供給居民更優質、便捷的服務。”天水市愛家社區菜店有限公司經理胡建剛說。
同樣,為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城市基層治理中的作用,將社區治理能力建設融入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過程,各社區收集歸納轄區業態,補齊群眾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業態短板,提高服務質量與便民度。
“像菜市場、幼兒園,我們這一片都有,生活比較便利,你要辦個事,十分鐘之內,都能辦到。”天水郡街道紅山社區居民毛婷說。
“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社區積極收集轄區業態,歸納整理制作各小區便民示范圖示,發放便民卡,為社區居民提供便利。”天水郡街道紅山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魏娟娟說。
數字賦能,是推進便捷利民的有效方式。在一刻鐘便民服務圈建設中,上線了“智慧社區”小程序,將13類基本保障類業態和8類品質提升類業態的商鋪信息已錄入小程序,并設立16處固定指示牌,為市民及游客線上線下查詢便民服務及導航提供了方便。通過一系列建設,全區建成15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覆蓋全區45個城市社區,覆蓋率100%,讓居民生活品質得到了有效提升。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