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1月15日訊 2024年,秦州區堅持把畜牧養殖業作為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產業來抓,以規模標準化建設、產品供給能力提升、全產業鏈現代化發展為重點,推進農牧結合、種養循環產業綠色發展,全區畜牧產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畜禽是家中寶,糞污是地里金”。在皂郊鎮西坡梁天水潤聯牧業生產基地,一條條管道將養殖區、沼氣生產區、種植區及生活區相互串聯,將糞污處理、能源供輸、種養結合有效鏈接,形成“豬→沼→果”循環農業產業鏈,走出了一條資源化利用、綠色生態發展之路,大大降低了生豬養殖成本,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

“這個氣體可以供給養殖區、育肥區和繁育區,還有生活用氣地暖,這個效果是相當好的。經過厭氧發酵產生了氣和電,每年能節約30%-40%的電。”天水潤聯牧業種養循環農業示范基地負責人唐光明說。
“我們通過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對19個規模養殖場和126個一般養殖場的糞污進行有效的處理,促進了秦州區種養循環的良好發展,走出了一條畜禽養殖場廢物利用變廢為寶支撐有機農業發展的種養循環的示范之路。”秦州區畜牧獸醫事務服務中心主任邵小強說。

在推動畜牧產業綠色發展的同時,數字化管理正在成為秦州區畜牧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引擎。2024年,秦州區畜牧獸醫事務服務中心通過大力推廣新技術、新成果應用,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賦能全區畜牧產業高質高效發展。2024年4月,天水潤聯牧業有限公司啟動實施“牧場中央廚房”建設項目,項目建成后,將可通過精確管理,實現智能環控、智能喂養,提高養殖產品的質量。
“通過‘牧場中央廚房’對飼料能更精準地對每一個區域進行喂養,我們在不同原料里面能更好地進行調配,母豬的生產環節、育肥生產環節,一年四季的產能不受某些方面的限制,能夠更穩定地奠定很好的基礎。”天水潤聯牧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馮東帆說。

特色養殖為畜牧產業發展開辟“新賽道”。齊壽鎮后寺村因地制宜,利用村內良好的自然環境資源傾力打造土蜂蜜產業,努力培育發展新型經營主體。韋小平是村里養蜂產業的帶頭人之一,更是全村首屈一指的養蜂專家,在他和愛人閆彩云的共同努力下,他家的養蜂規模從最初的幾十箱發展壯大到了現在的二百來箱,躍居于全村養蜂規模之首。
“在養蜂過程中,要對蜜蜂日常勤于觀察,時刻留意蜂群的狀態,蜂箱內的管理要精心,定期清理和消毒。蜜源期要保證蜜蜂有充足的食物來源,不能過度取蜜。”齊壽鎮后寺村養蜂戶韋小平說。
“這幾年我們的蜂蜜賣得也挺好,合作社發展得也好,來買我們蜂蜜的人也多。”齊壽鎮后寺村養蜂戶閆彩云說。

下一步,秦州區將持續聚焦“增量增產增效、優質飼料供給、加工能力提升、龍頭企業壯大、質量安全與疫病防控保障”五個環節,加強重點項目建設,努力打造以農戶養殖為基礎,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為重點,龍頭企業引領帶動為支撐的綠色畜牧業全產業鏈發展格局,推動全區畜牧業高質高效發展。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