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1月16日訊(記者 李欣 劉武鋒)發展特色產業是助推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近年來,汪川鎮立足氣候資源優勢,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加大特色產業培育力度,讓特色產業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和激發鄉村振興活力的新動能。

眼下,正是數九寒冬,鄉村的天氣格外冷。但汪川鎮柏母村的蔬菜大棚和連棟溫室里,卻暖意融融,一株株青翠欲滴的芹菜生長正旺。
“現在冬季,太陽出來升降這個簾子,晚上就降保溫,白天采光,長勢挺好。”森啟佳果樹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工作人員柏旭陽說。
“我們今年種植了80畝芹菜,目前保持芹菜的‘心莖’不要受凍,維持根系發達,到二月份氣溫回升的季節,一個月就可以成功上市,現在管理上保持大棚透氣!鄙瓎⒓压麡浞N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愛國說。

同樣,森啟佳果樹種植合作社培育的1.7萬株網紋瓜幼苗,已經在育苗盤抽出了嫩葉,長勢喜人。為降低成本,早在2024年春季,森啟佳果樹種植合作社負責人楊愛國就開始學習育苗技術,今年培育的網紋瓜幼苗成活率達到了90%以上。
“我們的苗子主要是自己種植,現在加了一層膜,雙膜的情況下,我們把今年育苗預計提前一二十天,到二月底,102棚的單層棚的苗子開始育苗!鄙瓎⒓压麡浞N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愛國說。

冬季時節,掌握好網紋瓜育苗溫度是關鍵。從去年12月18號開始,楊愛國每天待在大棚里細心照料著網紋瓜幼苗,為了保證溫度適宜,他將育苗大棚改成三層棚,棚內地面鋪設了電熱絲,安裝了火爐和熱風機。預計今年五月上市銷售,上市時間比往年提前了五個月。
“五一之前就上市了,現在育苗一萬七千苗,主要給七畝半的連棟溫室的,苗子長勢良好,現在主要控制育苗的溫度,夜間溫度不能低于十度以下,白天最高溫度不能達到三十度以上!鄙瓎⒓压麡浞N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愛國說。

汪川鎮柏母村堅持黨建引領,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圍繞產業振興,大力發展種植產業,經過幾年時間的發展,在現有102座蔬菜大棚的基礎上,通過鄉村振興銜接資金,在2024年10月新建連棟溫室塑料大棚20余座,周邊群眾通過參與種植、土地流轉、務工等形式增加收入。
“我在這個合作社已經干了四五年了,一個月六千元,當地的留守婦女在這干活,每月兩千元,好的話三千元。”森啟佳果樹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工作人員柏旭陽說。
“通過我們三年不斷地學習和實踐,從單層棚到現在的連棟溫室,一年隨著我們效益的提高,單層棚給村集體分五萬到六萬塊錢,到連棟溫室就翻了一番,這兩個連棟要達到十二萬元以上,分紅的情況基本就這樣!鄙瓎⒓压麡浞N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愛國說。

近年來,汪川鎮立足資源優勢,積極引導龍頭企業、種植戶大力發展現代設施農業,重點打造大棚蔬菜、網紋瓜等綠色生態產業,采取“錯季”種植和輪作等模式,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持續做大做強網紋瓜、蘋果、花椒等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