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3月19日訊(記者 趙婷)由染而生,布里生花。近日,天水市人民路小學將非遺文化扎染技藝引入校園社團課堂,讓學生在“一扎一染”中感受傳統工藝魅力的同時,進一步豐富了學生校園文化生活。
在人民路小學扎染課堂上,老師向同學們講解了扎染技藝的起源與發展、用料、技巧和手法等。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經過折、壓、揉、夾、拆等一系列動作,創作出了風格不同、色彩各異的扎染作品。
“我今天扎染的作品,主要運用了粉色和紫色,因為我覺得這兩個顏色十分夢幻,畢竟是女生,比較喜歡這種粉粉嫩嫩的顏色。”天水市人民路小學學生說。

從純白布料到斑斕作品,每一件“偶然的藝術”都是屬于同學們獨有的作品。扎染課結束后,大家穿著親手制作的扎染服飾,通過舞蹈、藝術走秀等形式,展示各類扎染服飾及創意扎染作品。扎染課堂的開展,不僅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感受顏色的魅力,激發了他們的創作能力和想象能力,也讓更多學生了解并熱愛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增強了他們傳承傳統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我很喜歡我們學校社團的扎染課。這是我今天的成果,我帶著今天的成果在樓下做了展示,我非常開心,覺得非常有意義。”天水市人民路小學學生說。

“孩子們將文化內涵融入藝術創作中,融合了民族素養和民族精神,讓孩子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進一步增強了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天水市人民路小學藝術指導課老師田菁說。
“通過定期的社團活動,大大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樹立了學習信心,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下一步,我校將常態化開展此類活動,將‘五育’融入學校課本體系,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協調發展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天水市人民路小學副校長羅寰說。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