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4月27日訊(記者康睿)當千年伏羲文化邂逅現代校園,會碰撞出怎樣的教育火花?天水市伏羲路逸夫小學給出了精彩答案。學校以“豐富生活、展示個性、培養興趣”為宗旨,將伏羲文化深度融入書法、手工、繪畫、合唱等社團活動,通過“文化浸潤+實踐體驗”模式,讓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激發學生對中華文明的熱愛與傳承責任感。
下午大課間,在天水市伏羲路逸夫小學的操場上,六年級全體學生列成方陣,隨著音樂響起,他們齊刷刷屈膝沉腰,掌心變幻間,一招一式剛勁有力。這不是普通的課間操,而是學校獨創的《羲風武韻操》,一招一式都融入了伏羲文化元素。
“《羲風武韻操》是我們學校自創的一套具有鮮明伏羲文化特色的健身操,讓孩子們在強身健體的同時,也能學習和傳承伏羲的文化精神,增強校園的文化自信,以武強身,傳承古韻。”天水市伏羲路逸夫小學六年級語文老師康芳珍說。

“人們崇敬你,因為你是人祖廟宗……”合唱團教室里傳來清脆悠揚的歌聲。在音樂老師的指揮下,同學們深情地頌唱著歌曲《說伏羲》,對伏羲文化的崇敬與熱愛融入每一個音符,帶聽眾穿越歷史長河,感受古老文明的魅力。
“在社團活動中,老師帶領我們走進伏羲文化,我們了解八卦的由來,還有許多節氣知識,我發現古人的智慧和自然規律是息息相關的。我們現在都會用節氣知識安排學習生活計劃,比如春分前后早睡早起等,學習效率更高了。”天水市伏羲路逸夫小學學生王晨菲說。
“我校合唱社團以伏羲文化為根基,通過集體歌唱,傳承‘禮樂和諧’精神。合唱訓練中,聲部協作,培養團隊意識。傳統曲目與禮儀融入,根植文化認同,實現以樂育德、以文化心的育人目標。”天水市伏羲路逸夫小學大隊輔導員、合唱社團輔導教師錢卉說。

在書法社團中,學生們端坐在桌前,琢磨著每個字的結構,筆尖在紙面上沙沙作響,墨香在紙間流動著,一幅幅工整的書法作品,承載著對伏羲文化的敬仰。
“我今天寫的是曹植的《伏羲贊》,是用漢隸書來寫的。書法讓我在學習中更加積極向上,讓我在生活中變得更沉穩更有耐心。”天水市伏羲路逸夫小學學生王子萌說。

從健身操到合唱團,從書法教室到手工課堂,天水市伏羲路逸夫小學將伏羲文化全方位融入社團實踐,讓傳統文化以生動鮮活的形式走進學生心中。這些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不僅讓傳統文化“活起來”,更在孩子們心中播下文化自信的種子,讓伏羲精神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在社團活動中,我們知道了武術里有禮儀、書法里有耐心。通過參加社團活動,我們的身體越來越棒,字也越寫越漂亮。伏羲文化教會我們開拓創新的實踐品質,讓我們健康成長。”天水市伏羲路逸夫小學學生劉博說。
“我校以伏羲文化傳承為紐帶,融入思政教育,常態化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通過藝術與語言結合,讓學生在筆墨與聲音中感悟伏羲文化魅力,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具有家國情懷、文化自信、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時代少年。”天水市伏羲路逸夫小學政教處主任劉海龍說。
(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