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4月27日訊(記者馬鵬)為有效遏制農村土地撂荒現象,提高土地利用率,守住耕地紅線,秦州區娘娘壩鎮多措并舉,多點發力,積極開展撂荒地整治工作,讓沉睡的撂荒地重新煥發生機。
在小南峪村,記者看到,昔日荒蕪的土地,已經被村民整修成一塊塊成熟的耕地,村民正在搶抓春耕時機,在翻新的土地上播種花蕓豆種子。據了解,今年,娘娘壩鎮小南峪村復耕土地120畝,目前已全部完成耕種。
“有些種的是春油菜,有些種的是中藥材冬花,這一塊種的是花蕓豆,現在這120畝已經全部耕種完畢。”秦州區娘娘壩鎮小南峪村黨支部書記劉小軍說。

小南峪村通過“黨支部牽頭+農戶參與”模式,將120畝撂荒地集中整治后,統一規劃種植糧油作物,以增加村集體收入,并帶動當地農戶務工增收。
同樣,在廟川村,大片撂荒地已完成平整,村民們正在播種油菜籽,300多畝沉睡多年的荒地重獲生機。
“按照鎮黨委、鎮政府的安排,對耕地流失圖斑進行了大量的復耕,用機械、人員整治了300多畝。現在春耕季節,我們準備種些油菜。”秦州區娘娘壩鎮廟川村黨支部書記閆強留說。
為有效推進撂荒地整治工作,娘娘壩鎮多次組織召開專題會議進行部署安排,分析撂荒地塊的分布、面積、地類、權屬狀態等基本情況,系統梳理,因地制宜制定了“摸清底數、分類施策、全面整治、長效監管”的工作思路,并成立撂荒地復耕復種領導小組,明確摸底范圍與時間節點,確保整治工作有條不紊、高效推進。

“2024年,我們克服一切困難,完成耕地流出整改1652.81畝。今年我們利用谷雨前后的時間,對未完成種植的1101.8畝進行了春耕播種,現已全部完成播種。”秦州區娘娘壩鎮副鎮長田洪平說。
從“荒地”到“寶地”,從“閑置”到“盤活”,娘娘壩鎮通過撂荒地整治和土地流轉整改,不僅有效解決了土地閑置問題,保住了耕地紅線,更激活了鄉村振興的“一池春水”,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