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4月27日訊(記者劉武鋒)古樹是村落的根脈,也是歷史的見證者。在秦州區中梁鎮兄集寨村,兩株紫丁香古樹歷經八百年風雨依舊根深葉茂,歲月在它們身上刻下深深的歷史印記,成為連接過去與當下的“活化石”,承載著一代代村民的記憶與鄉愁。

谷雨時節,中梁鎮兄集寨村的這兩株紫丁香古樹迎來最美時刻。一簇簇紫中泛白的丁香花如繁星般綴滿枝頭,芬芳襲人。微風拂過,陣陣清香撲鼻而來,令人心曠神怡。
“龍柏里面出現了一個馬龍柏,還有一個是紫龍柏,現在叫紫丁香。從元朝開始建村祠就有這兩株樹,大概有八百年。樹勢像兩條龍一樣盤旋,這兩棵樹是灌木,到現在長成喬木。”中梁鎮龍鳳行政村兄集寨自然村村民張鈞說。

紫丁香,在天水當地被稱為丁香、龍柏,屬木犀科丁香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這兩株紫丁香古樹樹高約6米,胸徑約40厘米。樹干虬曲蒼勁,宛如兩條巨龍,根系深深扎入黃土之中。它們倚柴門而立,相互守望,默默守護著村莊。樹干上密布的疤痕,仿佛在向人們訴說著歲月的滄桑巨變、朝代的興衰更替,而枝頭悄然綻放的花朵,又好似在為偉大祖國的繁榮昌盛獻上祝福。
“每年到谷雨的時候就開花了,開花以后特別香,滿村都能聞到香味。我也寫了兩句詩歌:淡淡鄉愁颯颯風,谷雨開花依柴門。年年飄香人依舊,元日換桃傳磬聲。表達的是鄉愁。”中梁鎮龍鳳行政村兄集寨自然村村民張鈞說。

灌木紫丁香長成喬木大樹極為難得,中梁鎮兄集寨村的這兩株八百年紫丁香古樹,歷經朝代更迭、戰火洗禮,卻始終屹立不倒。它們不僅是時光的見證者、鄉愁的載體,更是生態文明的象征,時刻提醒著我們:守護古樹,就是留存歷史,為子孫后代栽種希望。
“一左一右兩棵樹,長得特別健康,也像兩條龍盤旋,村鎮兩級對名木古樹相當重視,現在上報林業部門對古樹進行進一步的保護和修繕,把樹保護得更好一點,也希望大家把鄉愁都記錄下來,這也是我們中梁鎮的另外一道風景線。”中梁鎮龍鳳行政村兄集寨自然村村民張鈞說。
(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