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4月29日訊(記者 劉武鋒)春末花盡果初成。近日,位于秦州區皂郊鎮楊灣村的豐緣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1000畝果園里,蘋果花開始慢慢凋謝坐果,幼果開始慢慢生長。為提高產量和品質,合作社組織村民搶抓果園春管的有利時機,實施澆水、除草、疏花、病蟲害防護等日常管護工作,確保果樹豐產豐收。
在豐緣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蘋果園,一簇簇盛開的蘋果花已經開始逐漸坐果。“三分種植、七分管護”,一棵棵果樹前,村民們查看果枝、仔細辨認,將多余、過密花朵和形狀不佳的小果摘除,動作嫻熟又不失細致。
“二月份開始果園管理,現在肥施完了,開始勻花疏果,勻花的目的就是為了蘋果果形長得好一點、大一點、營養足一點,疏花疏果已經進行了一個星期了,要一個月才能疏完。”皂郊鎮何家莊務工人員董冬梅說。

疏花疏果是蘋果花期管理的重要環節,對提高坐果率、增強樹勢、增大果實具有重要作用。連日來,豐緣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了100余名村民集中開展疏花疏果。
“這個可以不要,有兩朵花的留一朵就行,像這一枝條細,最多留三個蘋果,疏花疏果下來集中養分,把營養集中了以后,蘋果果形變好了,蘋果能長大,還有色度也能跟上去,顏色口感都就上去了。”豐緣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果園管理員張愛國說。

據了解,豐緣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不僅擁有1000余畝蘋果園,還有15萬只蛋雞存欄養殖規模的養殖場,養殖所產生的糞污經過發酵處理,不僅給自有果園提供了足量有機肥料,也實現了種養結合循環發展。
“施的是我們自己生產的有機肥,一年施兩次,第一次施肥是三月份,開花以前施一次,蘋果摘完以后再施一次,全年不上一顆化肥,保證口感要好。”豐緣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果園管理員張愛國說。

秦州區豐緣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種養結合”一體化發展模式是促進農業綠色低碳生態循環發展的積極探索,目前已成為秦州區“種養結合”“以養促種”的成功案例。
“現在果園已經達到盛果期,1畝地能達到1萬斤左右,明年后年就達到高峰期,我估計1畝地能達到1.5萬斤左右。目前根據花量、授粉情況看的話還可以,是個豐產年,坐果率目前看還行。”豐緣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果園管理人員張愛國說。

近年來,隨著果園精細化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豐緣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勢頭良好、氣象嶄新,正如陽光下盛開的蘋果花,在果農們的精心管護下,孕育著豐收的希望。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