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4月30日訊(記者 王歧)在鄉村振興戰略推動下,秦州區汪川鎮柏母村以智慧農業賦能傳統種植,通過水肥一體化、智能溫控等現代化技術,實現網紋瓜產業提質增效,為助力農民增收及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記者在汪川鎮柏母村溫室大棚示范種植基地看到,大棚內綠意蔥蘢,網紋瓜苗破土萌發,生機盎然。工人們正在開展除草等田間管理工作,從土壤環境維護到幼苗生長監控,每一個環節都精心把控,為培育優質網紋瓜苗筑牢基礎 。
“一個月前把瓜苗從下面的育苗棚移栽到溫室大棚里,現在每天就是通風、施肥、除草,正常的田間管理,再有三個月瓜就上市了。”秦州區森啟佳果樹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技術員柏旭陽說。

與傳統種植不同,這里的每個環節都充滿“科技范兒”。水肥一體化系統通過滴灌精準施肥,降低了肥料使用量及人力成本;智慧溫控系統實時監測棚內溫度,自動調節通風和保溫棉被,為瓜苗提供最佳生長環境。
“節省了人工成本,生長環境一般都是溫度控制、通風,尤其天氣比較熱的時候要按時通風,下午根據氣溫把棉被放下來保暖,用溫度計實時監測,保證大棚里的溫度。”秦州區森啟佳果樹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技術員柏旭陽說。

依托當地光照足、溫差大的自然優勢,合作社網紋瓜大棚從30余棚發展到50余棚,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大、產量的逐漸提升,也讓合作社的收益不斷增加。合作社負責人楊愛國介紹,除了鞏固已有的山東市場外,今年將拓展新銷售渠道。
“后續102個大棚種植的芹菜,上市以后全部種植網紋瓜,今年預計種植網紋瓜面積達到80畝以上,產量突破50萬斤,收入達到100萬元以上。今年我們多元化市場營銷,去年主要是銷售到山東省,今年看能不能拓寬銷售市場。”秦州區森啟佳果樹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愛國說。

近年來,秦州區汪川鎮堅持把產業興旺作為鄉村振興的關鍵點和發力點,充分發揮地域優勢,不斷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積極引導發展現代設施農業,重點打造大棚蔬菜、網紋瓜等綠色生態產業,采取“錯季”種植和輪作等模式,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同時,通過提供政策支持、拓展銷售渠道、政策幫扶等舉措,持續做大做強網紋瓜、蘋果、花椒等特色產業,讓“致富瓜”成為群眾增收的“金鑰匙”。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