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5月2日訊(記者 龐貴琦 楊文慧 實習記者 薛維珍)近日,秦州區22.4萬畝地膜玉米播種工作進入最后攻堅期。趁著降雨后的良好墑情,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與農戶共同搶抓農時,全力沖刺5月初完成全部播種任務,為全年玉米穩產增收筑牢根基。
在秦州區楊家寺鎮士子村的豐匯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玉米種植基地,一條條鋪好的農膜閃著銀光,工人們正穿梭其間,緊張有序地趕墑播種。合作社負責人馬躍峰介紹,今年合作社種植大豆玉米200畝,借助近期適宜墑情,大部分已完成播種。
“每天上的工人有十一二個,搶著播種子。經過這幾年秦州區農技中心的技術指導,產量也一年比一年增產,一年比一年有優勢了,最多再有三天,就全部播完了。”天水市秦州區豐匯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馬躍峰說。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是國家重點示范推廣的穩糧擴油項目。帶狀復合種植模式,能夠最大限度發揮土地潛力,提升農業生產的效益。今年,秦州區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總面積達14760畝,超出省上下達的任務2000余畝。為繼續實施好帶狀復合種植,農技人員到田間指導播種,確保帶狀復合種植更加規范科學。
“嚴格按照今年省上方案制定的‘4+2’種植模式,必須保證大豆的密度達到每畝8000到10000株,玉米的種植密度要達到每畝4000到4200株。也就是說,只有在這個種植密度下,通過我們多年的經驗,能達到玉米不減產,多收一茬豆的目的。”秦州區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推廣研究員楊建太說。

在牡丹鎮李家門區域,天水市秦州區雨馨融農業開發中心的1500余畝玉米種植基地呈現出“出苗”與“播種”并行的繁忙景象。負責人蔡馥羽表示,前期播種的玉米已順利出苗,其余地塊正組織30余名工人加緊搶種,預計五月初可完成全部播種。
“前陣子下了一場大雨,現在墑情挺好的,地底下的土都比較潮濕,最近就在趕播。”天水市秦州區雨馨融農業開發中心負責人蔡馥羽說。

今年,秦州區堅持集中連片、點面結合,建成6個萬畝示范片帶、50個千畝糧食示范點和1個十萬畝旱作農業示范帶。秦州區農業農村局全程跟進,從覆膜、播種到田間管理,全方位提供技術支持,確保每一粒種子都能在科學指導下茁壯成長,為端牢“中國飯碗”貢獻秦州力量。
“我們今年肯定要比去年好,因為去年畢竟是第一年種,對這邊的氣候、土地都不是特別了解,今年就比去年要熟悉多了,我們今年都是滿懷希望的,覺得今年肯定要比去年要好。”天水市秦州區雨馨融農業開發中心負責人蔡馥羽說。
“使種植戶多產大豆,多產糧食,增加效益,我們以后主要在這方面下功夫,指導他們以后嚴格按照規范種植,按照技術要求規范操作。”秦州區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推廣研究員楊建太說。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